国漫手机壁纸

承认失误的柳传志和敲不醒的杨元庆

联想没在新的竞争中保住自己的地位,也没能在同年代的品牌赛道上跑过华为,选择了贸易优先,后来技术却没有跟上。虽然联想被恒指踢出局,对企业来说还不至于轰然倒塌,但慢慢地被遗弃,才是真正的苍凉。

NetSmell 出品

图0:承认失误的柳传志和敲不醒的杨元庆

5月4日,恒生指数发布公告称,自6月4日起,联想集团将被从恒生指数50只成份股中剔除,由石药集团取而代之,这已经是联想第二次被踢出恒生指数成分股。

恒生指数是全球五大股指之一,它可以反映香港市场中各类股票的波动情况,是香港最重要的股市指数,每季度会进行一次成份股调整,只有50家上市公司可以入选恒生指数成分股。恒指的纳入标准非常严格,在联交所上市24个月以上的公司,股票的市值必须占所有上市普通股份总市值的90%,成交额也必须占普通股成交额的90%,再对这两个90%进行排名,取前50名纳入恒生指数。

联想是2000年加入恒生指数的,当时联想股价曾超过70元,这在金融危机后的香港股市堪称奇迹。不仅如此,它还成为了中国最大的计算机企业,拿下了亚太地区PC市场份额首位。柳传志的“联想神话”成为家喻户晓的企业家故事,“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也成为了一个经典的广告案例。而彼时,与其同一时代出生的华为,尚在为“如何活下去”拼尽全力。

图1:承认失误的柳传志和敲不醒的杨元庆

我们怎样才能活下来。同志们,你们要想一想。——《华为的冬天》任正非

触底反弹,触顶也是一样,没有新的业务方向,联想开始走下坡路。2006年,联想因为“不达标”被恒生指数剔除,直到2013年3月才重新入选,此后的联想开始了一路“下行”,那些90年代里的冲劲和猛劲,在岁月的暮去朝来里风吹云散。自2013年被重新纳入恒指以来,联想集团股价已累计下跌56%,市值减少了59亿美元,而这一下行趋势还没有结束。

今年4月,联想股价在港交所跌至2009年10月以来最低水平,处于被剔除的边缘。舆论风向对联想也极为不利,彭博社此前对171只全球科技股作过统计,认为联想是表现最差的一支,也是市场看空程度最高的恒生指数成分股之一。一坠再坠,失去资本市场信心的联想终于被恒指宣布出局。

截至5月10日,联想的市值为452.96亿港元,而今天IT行业的新巨头们将其碾压得“体无完肤”,百度市值为911亿美元,阿里巴巴市值5021亿美元,腾讯市值达到38600亿港元。华为虽未上市,但已是全球价值最大的未上市的公司之一,2016年,华为以5216亿人民币的营业额震惊了整个中国企业界。

被新崛起的巨头甩下几条街,看着过去不如自己的对手超越自己,联想这些年错过了什么?从资本追捧到市场遗忘,柳传志的神话是否真的毫无瑕疵?承受舆论压力最大的杨元庆,一度被认为是联想最失败的“掌门人”,联想向深渊滑落的过程里,他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

图2:承认失误的柳传志和敲不醒的杨元庆

1994年2月14日联想股票在香港上市,联想品牌首次在海外财经市场亮相

这一切,还要从1994年的“柳倪之争”说起。当时,联想集团两大核心人物柳传志和倪光南发生了分歧。时任联想总工程师的倪光南主张走技术路线,选择芯片为主攻方向。而时任总裁的柳传志主张发挥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加大自主品牌产品的打造。“柳倪之争”后来也被认为是代表中国企业“贸工技”和“技工贸”两条线路的争斗。

胳膊拧不过大腿,总监斗不过总裁。最终,联想还是走上了优先发展市场的路线,倪光南“卷铺盖”走人。随后柳传志任命杨元庆为联想电脑公司总经理,在杨元庆的带领下,联想自有品牌电脑销量跻身中国市场前三位。

尚未完全成熟的联想,在贸易优先的发展策略下尝到了不少甜头,一个20万元资金起家的公司就这样成长为了一个市值数百亿的大型高科技公司。然而柳传志的“神话”只写了一半就“退隐山林”了,杨元庆接过来继续写,但现在眼看着,就快写成“烂尾”了。

2005年为了冲出国门的联想,做了一件震惊全球商界的事情,以12.5亿美元收购了美国“蓝色巨人”IBM的全球PC业务。对联想而言,这种“蛇吞象”式并购无异于一场豪赌,但面对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如果不吞下IBM的PC业务,冲出国门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那可能会“死”得更惨。

所谓成事在人,谋事在天。此次并购联想没有长远的规划,运气也没有偏向它们。一方面,收购IBM的PC业务后,全球就迎来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不止是联想,许多企业都受到冲击;另一方面,全球PC市场出现动荡,销售下滑、利润下降,联想继续受损。

图3:承认失误的柳传志和敲不醒的杨元庆

如果说收购IBM的PC业务是联想不得已而为之,那么,联想收购摩托罗拉就一定是“作死”。

联想最核心的问题,是没有成功地从贸易向技术驱动转型。2014年国内中低端手机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各路对手全力杀入,采取的策略也都不尽相同。以小米为例,这一年卖出6112万部手机的小米走的是“自我研发”道路,而联想呢?一开始我们就说过,它们选择了“贸工技”的路线,那么利益当前,技术可以往后放一放。于是它买下了谷歌旗下的摩托罗拉智能手机业务,想要进入竞争没那么激烈的欧美市场。

刚开始联想的手机业务成绩的确不错,出现过销售高峰期,但问题是,手机是一个跟随时代在前进的产品,需要更新换代,不断升级。联想并没有自己的科研团队,买下了摩托罗拉,也无法更新技术。于是一年后,联想的手机业务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股价更是从2015年5月开始“大跳水”,全年跌回到2011年的水平,公司全年亏损4.7亿美元。联想手机掌门人刘军及其团队曾被杨元庆斥为“拿着榔头都敲不醒”,而今看来,这个敲不醒的人更有可能是杨元庆自己。

图4:承认失误的柳传志和敲不醒的杨元庆

联想集团现任董事长兼总裁杨元庆

一步错,步步错,在最可能创造历史的年代,联想玩了一圈又回到了起点。柳传志在今年2月,承认了联想存在诸多失误。这不由得让人想起那位“卷铺盖走人”的倪光南。也许很多人都忘了,联想赚得的第一桶金是倪光南团队研发的联想微机和AST汉卡,靠的是技术发家,而不是贸易。当我们拨开时间的迷雾,就会发现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今年的倪光南,已经78岁,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尽力而为”。今年的柳传志74岁,他依然是人们敬仰的企业家,但联想已经不再是那个可以呼风唤雨的巨头。

图5:承认失误的柳传志和敲不醒的杨元庆

年轻时的柳传志(左)和倪光南(右)

联想没在新的竞争中保住自己的地位,也没能在同年代的品牌赛道上跑过华为,选择了贸易优先,后来技术却没有跟上。虽然联想被恒指踢出局,对企业来说还不至于轰然倒塌,但慢慢地被遗弃,才是真正的苍凉。

原来,“失去”了联想,世界并不会怎样。

显示余下内容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