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贫大叔》宋康昊荧屏首秀,把政治黑幕题材玩出了花
以前人们总说,韩国很敢拍政治题材,尤其敢在影视剧里“黑政府”。事实也的确如此,这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种叙事红利,既能轻松刺激到本土观众的观影情绪,也能远销海外。
如今风向变了,越来越多人开始反驳:敢拍又如何?政治家和财阀就喜欢看观众气急败坏又无可奈何的样子。
“祛魅”果然有效,韩国政治题材失去了中国观众的无脑追捧。宋康昊出道后的几十年一直在电影界深耕,首次出演网剧挑选的就是一部政治题材剧——《逆贫大叔》。
跟这条赛道上的诸多前辈一样,《逆贫大叔》黑财阀、骂政府,但只在豆瓣上得到了7.1的评分。
前有电影《首尔之春》,后有剧集《逆贫大叔》,韩国人和政治惊悚和政变题材干上了。有人说,这些作品对不了解韩国历史的观众有观看门槛;也有人把它们当成了解韩国政经发展脉络的参考资料。
这两种观感,恰恰反映了韩国政治题材和国际流媒体达成合作的一个基础:向内传得开,向外走出去。
韩国极其喜欢拍摄本国的民主化转型故事,知名的有《辩护人》《出租车司机》《1987》等。韩国民众也乐意通过这些电影重返、温故,甚至朝拜这些重大历史时刻,为之动容且自豪。
迪士尼+需要用这样的故事来打开韩国市场,不惜为之匹配观众喜闻乐见的顶级阵容;韩国影视剧也渴望借助国际流媒体实现“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
在此基础上,反映民主化进程的政治题材更是优中之优。毕竟向国外普及韩国历史,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输出。
从这个意义而言,尽管《逆贫大叔》在中国的口碑不佳,但在中国影视致力于文化出海的背景下,仍是一个非常好的研究样本。它试图解决两个问题:如何让海外观众看得懂?如何让他们看得爽?
《逆贫大叔》中,登场人物众多,政治派系复杂。1959年,韩国社会动荡不安,85岁的老总统贪恋权位,试图连任,引发连锁反应,执政党、在野党、财团、军方均有异动。几方势力、各种人名、多种政见、多线叙事……看得人头都大了。
但主线故事很好懂。主创虚构了两个阿甘式的主角,宋康昊饰演的朴斗七,人称“三食”叔叔,寓意是人人都能实现一日三餐;卞约汉饰演的金产,是留美后回国从政的高材生,是一个希望政客们放下政治、振兴经济的理想主义者。
两人目标一致,相见恨晚,还有些奇怪的CP感。
你可以不理其他势力的动作,但一定看得懂两位主角的奋斗历程。
朴斗七是精于计划的战略家,是下届总统大选候选人姜成民的智囊。他洞悉人性,看清了姜成民的野心,意识到自己将成为“弃子”。
他擅长政治谋略,在总统候选人名单已成定局的情况下,他企图借助财团的影响力,组建责任内阁,架空总统,而志同道合的金产,就是他选定的第一任总理。
金产本就身在体制,但人微言轻,苦心写出振兴国民经济的计划,却常被上级无视、羞辱,甚至自己的计划书,也成了别人的政绩。
既让观众看得懂,还让他们看得爽。
第一层爽是最直观的。朴斗七为了培植自己的势力,瞄上了驻韩美军的军需物资,他在韩军中寻找代言人,收购美军的过期轮胎、过期罐头,每天赚进大笔现金,再用这些现金去贿赂警察、报社和军人,在武力和舆论上掌握主动权。
第二层爽则是戏剧与真实历史对照之后所产生的故事魅力。
比如,朴斗七提出的责任内阁制,在现实中确实实现了。
1960年,85岁的总统李承晚为赢得大选,在选举中舞弊,被人揭发,韩国爆发“四一九运动”,总统制瓦解,在野党上台,改为了责任内阁制。
但这一状况未能持续多久,一年之后,军队中一批少壮派军官,就出于不满而发动军事政变,强行解散国会,开启了长达数十年的军人独裁统治。
《逆贫大叔》中一直对此有所暗示,政客忙于内斗无心发展经济,不仅民众生活困难,军队也都饿着肚子,在爆发的边缘。
朴斗七更是说了一句提纲挈领的台词:“政治让军纪腐化,政府使军人争相向政权表衷,必须推动政治改革才能净化军方,不然就是得由军方来净化政治。”
两位主角会成功吗?现实告诉我们必定不会,剧中也展现了1960年的他们,被军队逮捕和审问。
但真实与虚构交错的妙趣就在这里。两位主人公心心念念的责任内阁制虽然失败了,但1961年军队就发动了军事政变,并且提出了“经济第一”的口号,实施了一连串的经济开发计划,尤其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重视出口,韩国进入了“人人一日三餐”的时代。
这些措施和结果,与两位主角的理念完全吻合。
所以两人在那场军事政变中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朴斗七坐在审讯椅上,看着对面的军官,或许就像看到了曾经的金产。
【文/许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