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漫手机壁纸

中国反守为攻 中美进入“谁先眨眼睛”阶段

中国反守为攻 中美进入“谁先眨眼睛”阶段 对美方来说,中方态度的转变是出于对美国衰落的误判,这也是华府最在意的

NetSmell 出品

中美在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两天的高层对话中发生了争吵,这并不出人意表。真正出人意料的,是中方态度异常强硬,言词十分激烈。美方对中国的批评,多是人们耳熟能详的陈词滥调,惟中方高级官员当着全世界的镜头痛批美国,标志着中国外交发生了重大变化,结束了过去数十年对美忍辱负重的局面,平视而非再仰视华府。双方对重大问题的立场相距甚远,但会晤中仍对一些国际和地区问题达成继续沟通的共识。可见,对中美关系来说,阿拉斯加会晤并非终点;而从中方对美方的态度来看,阿拉斯加会晤是一个新的转捩点。

杨王获内地网民热捧 中方对美策略有改变

外交是国内政治的延伸,中美在对方国内的社会形象,既受彼此在国际上互动影响,亦受本国媒体舆论形塑。如果说近年来美国民意在对华政策方面形成了高度共识的话,中国国内对美国的印象也急速转差。这一点,从中美会晤的现场视像在内地互联网热传、杨洁篪和王毅的发言获网民大赞,可以略见一斑。

关于中美双方在会晤中的表现,国际舆论反应各异,但多数认为中方在中美谈判中的策略已经发生变化,即不再被动地反驳、防守,而是主动地进攻。杨洁篪声称,中方主张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共同价值,又说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并不承认美国的价值就是国际价值。

对美方来说,中方态度的转变是出于对美国衰落的误判,这也是华府最在意的,所以美卿布林肯在回应中方批评时,引述拜登在副总统任内对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说的一句话,“打赌美国不行一定是输的(美方翻译)。”

可能正是这番话,引出了杨洁篪的再度回应,他说,美方“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20年前、30年前你们就没有这个地位……因为中国人是不吃这一套的”。30年前正是美国因89事件对华制裁时期,20年前则是南中国海撞机事件发生之时,杨洁篪的这番话,隐含北京高层过往对美外交的反思,是对以前的所谓“消气外交”、“中美夫妻论”的否定。

尽管如此,中方对美态度的转变并非现场的即兴表演,更非一时情绪激动的“失态”。早在会晤之前,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就曾经预告,“如果有人认为中方这次带着诚意来到阿拉斯加这个还是冰天雪地的地方,就是为了做出妥协和让步……希望有关人士丢掉这种幻想”。

习近平倡平视世界 关系好坏均有底线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在两会出席医药卫生界和教育界政协委员联组会议时表示,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令年轻一代的心态、思想改变, “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这番话,既反映了中国人世界观的变化,亦为中国转变对美国的态度作了最好的注脚。

中美两国高级官员在两天内会晤的数个小时内,花了一个多小时在媒体镜头前相互指摘,这对于拜登政府未来与中国的关系,可能不是好征兆。但为何美方会后表示对中方反应“并不意外”,中方也说会面是“坦诚、深入、长时间、建设性的沟通”?

在对骂之后的闭门会议中,双方还是达成了有限的共识,美方提到了伊朗、朝鲜、阿富汗、气候等议题,中方则提到双方将建立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工作组,美方重申坚持一中原则等。市场人士都知道,不确定因素是最有害的,当利淡因素出尽之际,往往是否极泰来之时。对中美关系来说,以往互相猜疑、彼此忍耐的状况,往往是关系“好不到哪里去”的最大阻力。现在,大家都打开天窗说亮话,彼此明白了对方的战略底线,降低了期望值,反而知道关系“也坏不到哪里去”了。

会后,两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早在中美会晤前夕,中俄已经宣布,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将于周一到访中国桂林,与王毅会面;布林肯则于同一日前往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参加北约外长会议,与欧盟伙伴商讨如何应对美欧共同面临的连串挑战,包括中国和俄罗斯。

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中美都不会轻易让步,但可以预期双方仍会小心管控分歧,防止发生正面冲突。在大家都对彼此不抱期待的局面下,中美双方接下来将是实力的较量。对中国来说,应该保持清醒,承认与美国的差距仍很大,在中华民族复兴路上,美国不是必须去征服的山巅;对美国来说,也要认识清楚,以当年对付苏联的意识形态或军事威胁手段,来打压中国的崛起,将是徒劳无功的不可能任务。

显示余下内容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