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罗辑思维」合作三个月,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事
左手对接职业发展与个人领域大神古典老师,右手对接堪称自媒体之王、知识服务开创者的罗辑思维,眼见高手在我眼前缤纷闪耀智慧的火花,从产品到运营,从逻辑到流程,方方面面都算是我这还没几年的小职业生涯中的认知巅峰。
作者:于水水小玩子
在连续加班24天后,终于因为项目已阶段性交付,以及老大出差飞走,捡到了一个休息日。
其实再往前算,这个项目7月底启动以来就没怎么正式休息过——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加班。
高强度源于高要求,但高要求也带来成长的高速度。大量的信息增量瞬间倒灌进来,很多习以为常或不以为然的事情被颠覆,实在是有很多感悟。
平时身在其中没空说这些有的没的,趁今天多偷来了2小时睡前时间,捡最重要的和大家汇报汇报。
0
首先得和不熟悉我的朋友交代下背景,作为古典老师助理,这些日子一直在忙和罗辑思维合作的“得到APP”订阅专栏,也就是刚刚上线的那个《超级个体》。
左手对接职业发展与个人领域大神古典老师,右手对接堪称自媒体之王、知识服务开创者的罗辑思维,眼见高手在我眼前缤纷闪耀智慧的火花,从产品到运营,从逻辑到流程,方方面面都算是我这还没几年的小职业生涯中的认知巅峰。
每一点都值得展开讲,但如果篇幅有限只能挑一点最想分享的,这几个月对我未来影响最大的,却是最朴素的两个字——
1
三个月以前,我还完全不是罗辑思维的用户。我没有听过音频,甚至没有关注微信,所以第一次借古典老师的光见到罗胖,基本上就是“哎呀见到网红了”的感觉,和经历过的另外一些合作相比,也并没有太特殊的期待。
第一次见面之后的两个月,在古典老师和罗辑思维团队的各种讨论下,产品策划翻来覆去改了十几版,大纲、内容更是改了不知道有多少稿。不过我还是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做产品死磕也很正常嘛。
让我路人转粉的一件事发生在一个半月前的见面,那次我们终于拿出了双方都觉得兴奋的标题和大纲,罗胖只有一个顾虑——古典老师以往最习惯的方式是讲课,音频专栏更侧重陪伴,但语气还是有点讲课的影子,不符合“服务者”的站位,担心用户心理距离会拉远。
于是得到APP的产品总负责人曾捷老师当场就提议,要不我们直接去罗辑思维的录音室试试效果,看看怎么能提升。
我自认为已经是个挺死磕的人,可是当我站在录音室小角落,本以为20分钟怎么也能搞定,结果眼睁睁看曾捷老师用各种方法亲自陪古典老师练了1个多小时,我就有点暗暗服了。
后来他们结束进来一小哥儿,估计是做罗辑思维音视频后期的,在曾捷老师强调没关系不用剪辑,就保存了给古典老师拷回去听听找感觉的情况下,还是用1分钟迅速调整了音频的基本问题,才安心导出。我边出门边说谢谢你啊麻烦了,他则随意的说,没事儿习惯了,能做好就做好点儿。
那时我才突然理解到,我一向认为最会“浪”的罗辑思维,“死磕”二字可能真的不只是罗胖音频里的那句口号。
2
从粉转尊敬的则是专栏排好发刊日期后,“得到”给我们配备了一名编辑大人——小箭,全程负责对接所有内容。
古典老师的第一周音频算上demo我听了也不下50遍了……自认为真改不出啥花了。小箭接到稿子没两个小时,就在群里提出了她的修改建议:
古典老师,文中说“某过道卖天价,但它不是高档小区也不是二环以里”,我刚才查了一下,这个过道在XXX街道,确实是二环以里的,您可能需要改一下;
古典老师,您这里说是8平米,我查了一下有的说是10平米,你再确认下?
古典老师,您提到的维基百科全职员工数量我刚才查了很久,网上什么信息都有,各种时间的各种版本,我们如果确认不了就不提具体数量了,您看可以不?
……
作为号称校对小能手的我,看到这种对每一个提到的概念、理论、时间、数据都分外较劲的态度,真是有点汗颜。没在媒体行业工作过,不知道是不是传统媒体都会这样要求,但自认自己做新媒体时,真的没有想过用这种态度较真。
3
最近一次更大的触动,来自前两周罗胖在得到APP进行的公司例会直播。
罗胖前面是脱不花和快刀青衣依次出场,我作为一个运营人,关注形式和玩法比内容更多,二位的汇报内容都给了我很多工作上的启发,但基本没跑出我觉得一场例会应该讲的框架。
(一定要加个括号表白脱不花,古典老师见脱不花娘娘的时候我正好有事没去成,后来看了几场直播已经彻底沦陷成迷妹。娘娘瞬间替代了我之前好多个偶像的位置——我也好想成为她这样的人啊!)
到罗胖出场,面色凝重,表情严肃,直接就来了一句——这周发生了一件特别特别不好的事,所以在讲其他事情之前,我给大家道个歉。
我一瞬间在脑海小剧场播出了无数可能性,只听罗胖接着说:
这周我们的免费音频中出现了一个不可容忍的错误——火烧圆明园的英法联军竟然说成了八国联军,这是初中生就纠正过的知识了好吗?
这一个音频,经过了我们4个编辑、1个运营、一个外部顾问的审核,竟然每一关都过了;
更可怕的是,这个音频我自己早上开车也听了,竟然也没听出来。
我们是做知识服务的,可以输出主观价值观,但不能有基础性错误。如果有人听了这一句对罗辑思维的专业性失望,他还可能继续信任我们的服务吗?
我必须向大家正式道歉。
说实话,这些话如果发生在与罗辑思维合作之前,我也许一个字都不信,甚至还会心想这也太会笼络人心了。
但经过这么多事之后,我真的信了,起码让我笼络人心我也想不到用这么个许多人看来微不足道的点。我信了这份死磕。
4
这些事看起来都很小,整个产品打磨过程中有太多更值得感叹的事,但它们却莫名的对我影响最大。
可能是因为我工作5年,从来都以认真、死磕、对自己下手特别狠评价自己,周围同事也认同这些标签。
所以当我在自己自认最突出的优点前猛然见到真正的高手,一方面确实因为以前不知天高地厚很惭愧,另一方面也因为看到突然展开在眼前的提升空间而兴奋。
一件事未在其中时总是最渴望得到具体方法、技巧那样的干货,在其中才明白能颠覆你思维和做事模式的也许更有价值。
感谢所有带我打开眼界的高手,给我机会的领导,还有给我做出榜样的伙伴。
3个月只是开始,未来一年,请多指教。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