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漫手机壁纸

媒体吐槽《新华字典》App 太贵:每天免费查俩字,背离用户!

免费版APP每天只能查询2个汉字的情况却引起了争议。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在查询2个字后,APP便弹出提示要求购买完整版,购买费用为40元,并称购买后可以享有纸版《新华字典》第11版的完整准确内容;李瑞英汉字发音播读;汉字的规范笔顺动画演示;纸书完整阅读体验;离线包下载支持等功能。北青报记者充值时看到,该APP提供了40元、88元、128元、218元以及488元等五种充值金额,充值40元后,日查询汉字数量等字典功能便不受限制了,同时,免费版每天只能查2页纸书正文的限制也在付费后解除。

NetSmell 出品

图0:媒体吐槽《新华字典》App:每天免费查俩字,背离用户!

《新华字典》APP每天查两字后就弹出收费提示

图1:媒体吐槽《新华字典》App:每天免费查俩字,背离用户!

《新华字典》APP收费分五档

近日,由商务印书馆官方出版,中国社科院语言所修订的《新华字典》APP上线。据介绍,该APP提供数字版纸版对照、原《新闻联播》播音员李瑞英播读、汉字规范笔顺动画等增值服务。但《新华字典》APP的免费版每天只能查2个字的情况引发争议,APP的开发方表示,因涉及版权及软件开发等问题,所以需要付费。

只能每日免费查2字

昨天,中国出版集团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新华字典》官方APP发布。据中国出版集团网站介绍,APP由商务印书馆官方出版、中国社科院语言所修订,支持iOS、Android平台。APP完整收录《新华字典》第11版纸书内容,再现线下纸书查字方式,数字版、纸版对照,两版可以一键切换。

但免费版APP每天只能查询2个汉字的情况却引起了争议。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在查询2个字后,APP便弹出提示要求购买完整版,购买费用为40元,并称购买后可以享有纸版《新华字典》第11版的完整准确内容;李瑞英汉字发音播读;汉字的规范笔顺动画演示;纸书完整阅读体验;离线包下载支持等功能。

北青报记者充值时看到,该APP提供了40元、88元、128元、218元以及488元等五种充值金额,充值40元后,日查询汉字数量等字典功能便不受限制了,同时,免费版每天只能查2页纸书正文的限制也在付费后解除。

网友质疑APP付费价格高

昨天,北青报记者看到,尽管APP刚刚上线,但已有不少网友下载评论,有网友表示付费也要支持,但同时有人认为40元的付费价格太高。

有网友评论称,“一本双色新华字典从小学陪到了高中,一直是最爱的书。这个软件里有类似纸质字典扫描版的排版,还有按拼音部首等目录检索,官方出品,绝对精品,就算是收费也肯定用。”

也有网友认为《新华字典》APP卖40元价钱有些高,因为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第11版)双色本售价仅为24.9元,远低于40元的电子版价格。“书店新华字典多少钱?APP有读音和笔顺,是可以适当加价,但最低40元的定价是不是也太贵了?”

定价考虑版权和开发成本

就APP付费等相关问题,北青报记者咨询了《新华字典》APP的设计制作方上海商笛数字出版科技有限公司,其客服表示,收费和定价的参考依据是版权和软件开发的成本,“我们一直做付费软件,基本上正版的工具书做出的软件都是收费的。在定价上,也要把开发软件的投入成本、设计等因素考虑进去”。

客服表示完整版和免费版的区别,主要在于使用限制和各种离线包,“区别就是在于每天使用次数上的限制,另外就是购买后的正式版可以下载离线包,包括发音、纸书翻阅”。客服称40元购买后可以使用字典的全部内容,但如果使用或添加闯关游戏等,则需要再进行充值和购买。

文/本报记者 郭琳琳

回应

商务印书馆:40元不止买发音,更是买服务

昨天商务印书馆相关负责人对广大网友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回应,并介绍了这一部数字版本字典的无限可能。

“我们加入了许多纸质版字典没有的功能。”商务印书馆负责人在接受北青报记者专访时举例说,区别于纸质版字典,亮点之一在于发音。

商务印书馆请到《新闻联播》原播音员李瑞英,对每一个汉字录制了原声播读。点击“听说”按钮,即可听到李瑞英所朗读的标准发音。谈及邀请李瑞英作为字音播送员的原因,商务印书馆相关人员说,“因为《新华字典》本身的权威性和规范性,我们在选择发音录制的时候也需要找到气质相同的播读者。长期以来,李瑞英老师一直很关注《新华字典》,这一次很积极地配合我们,花费了巨大心血,合作过程中体现了高度敬业的精神。”

另一个区别于纸质版《新华字典》的亮点,是这部数字字典笔顺的部分,官方版的《新华字典》APP嵌入了动态、静态两种标准笔顺,并且支持“我来写写看”这样的功能,包括跟写和默写两种模式,让学习者能够顺利了解正确的笔顺笔画。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这一字典APP从筹备到问世一共花了三年多的时间,商务印书馆数字出版相关负责人告诉北青报记者:“做静态的纸质字典和做动态数字版本的字典很不一样,我们希望这部数字版本的字典是一个开端,它可以及时地更新,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更多精准的服务。”北青报记者问及这部字典的互动性,负责人表示,数字版本的字典不仅提供了生词本等方便用户学习的功能,还提供了组词、笔顺等知识问答。

未来,《新华字典》APP还将提供闯关竞赛等内容服务,可供读者在社交网络上分享学习的乐趣。“我们更希望把它定义成一个学习工具,而不仅仅是一本字典。” 商务印书馆负责人告诉北青报记者,《新华字典》APP是一个开放的也会不断迭代的学习软件。“我们也将持续听取用户的反馈,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功能。”这也是出品方不断学习的过程。

目前《新华字典》APP的部分功能可供用户免费使用。免费查询2个字后,系统会提示当日免费字数查询达到上限。关于这一运营方式,出品方商务印书馆在尝试摸索阶段,会根据用户的意见和建议作出一定的调整。

让我们先一起看看它的能耐。

查生字的打开方式:打字输入、汉字元素检索、相机识别、跨软件查字

图2:媒体吐槽《新华字典》App:每天免费查俩字,背离用户!

想查一个字的意思,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搜索栏里输入想查询的字,即可以获取相关信息。

除此以外,用户还可以沿用以前纸质版的习惯来使用 app。只需要直接在搜索栏里输入该字的拼音读音、部首、笔画数,或是四角号码,都可以进行汉字检索;用户还可以通过 app 提供的拼音、部首和笔画检索,如翻字典一般查阅。

图3:媒体吐槽《新华字典》App:每天免费查俩字,背离用户!

同时,也可使用更“数字化”的查字方式。只需用手机镜头对准要识别查询的字,就能获取查询结果。经测试,如果识别的是宋体这类比较“正”的字体,只要克服了手抖问题,还是可识别出来的。但如果想识别花式的中文字体,正确率就不好保证了。

图4:媒体吐槽《新华字典》App:每天免费查俩字,背离用户!

如果在平常浏览网页或用手机阅读过程中遇到想查询的文字,还可以使用“跨软件查字”功能。即用光标选定要查的字,然后通过“共享”来调取新华字典 app 查询。

图5:媒体吐槽《新华字典》App:每天免费查俩字,背离用户!

经测试,“跨软件查字”功能暂不稳定,常有闪退现象。期待以后的版本会有所优化。

除了查生字,这个 app 还能干啥?

以上多种查生字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是对“查询”这个动作的优化,而除了检索并查询生字以外的功能,则更能体现字典数字化的价值。

第一个增值功能,当选 app 的朗读功能。除了邀请了原《新闻联播》播音员李瑞英来为字典配音让 app “官方感”爆棚外,用户在听完“央视派”读音后,还可以进行发音练习,练习一下普通话。

图6:媒体吐槽《新华字典》App:每天免费查俩字,背离用户!

第二个增值功能:app 的机器人对话服务。小学生除了用田字簿抄写外,另一任务就是拿生字组词。app 中的组词机器人就是专门帮忙组词的。可惜的是,机器人提供的搜索结果并不能被点击选择来进一步查询,也就是如果在里面遇到生字,还是得退出机器人,去到搜索栏输入进行查询。

图7:媒体吐槽《新华字典》App:每天免费查俩字,背离用户!

除了组词机器人,app 里还有一个“笔顺快查机器人”,这个功能倒是挺特别的。只需要输入任意汉字,机器人就会以动画形式展现文字的笔画顺序以及笔画数。

图8:媒体吐槽《新华字典》App:每天免费查俩字,背离用户!

第三个增值功能:当电子书看。以前学校里总有几个拿《新华字典》或是《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辞典》当闲书看的同学,而现在,付费用户也可以下载《新华字典》进行离线阅读,且配有书签功能,便于纪录。

图9:媒体吐槽《新华字典》App:每天免费查俩字,背离用户!

除了以上这些功能之外,app 还包含了汉字游戏(收费),以及教导父母如何使用 iOS 自带的“引导式访问”功能以防止孩子打着查字典的名号玩手机。

app 的各个功能我们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是否需要购买使用就看各位读者的需要了,或者也可以先下载试用一下再决定。

《新华字典》不仅陪伴了你成长,它也见证了中国的改变

图10:媒体吐槽《新华字典》App:每天免费查俩字,背离用户!

本次 app 使用的《新华字典》材料,来自于目前市面上使用的第 11 版《新华字典》内容。而从《新华字典》第 1 版出版到今天的 app 版诞生,总共走过了 60 年。

《新华字典》起初叫作《伍记小字典》,从 1953 年开始出版,并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57年,在国务院发布的《汉字简化方案》下,《新华字典》改用简体字为主体字头,并转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业界大多将这个版本认定为《新华字典》的第一版。

1953 年时,书名原为“《新华字典》之父”魏建功用隶书题写,但在第二次印刷时,为了淡化个人性,书名改由鲁迅手迹呈现。在迎来简体字风潮后,因鲁迅在世时简体字还没出现,只能拿“化”字和“十”字凑成一个“华”字。但在周恩来的反对下,最终舍弃“鲁体字”,改用宋体呈现书名。

1958 年,《汉语拼音方案》正式公布。次年,《新华字典》推出第 2 版,采用了汉语拼音的注音方式。

六七十年代的《新华字典》,“主义”和“思想”类词汇特别多,有人也将其称为“政治教科书”。

“文革”之下,《新华字典》迎来非常特别的 1971 年版,处处可见当时政治环境特色。据悉,和上一版相比,71 年版本改动了 1100 多处,引用了 46 条毛主席语录,扉页上也印有“毛主席语录”等三行红色大字。

改革开放后,编辑组多次对《新华字典》进行修订,删除了部分政治套话和术语。

图11:媒体吐槽《新华字典》App:每天免费查俩字,背离用户!

(图自网易博客)

1998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花费了 2 年时间全面修订的第 9 版正式出版,清除剩余的政治套话,当时单字收录量达到 1 万多个,词语达到 3500 多个。

2004 年的第 10 版则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科技性,新增了 100 多个新词,其中涉及科技、法律和经济等多方面,包括光纤、光盘、互联网、基因、克隆等不同词语。

2011 年出版了目前最新的第 11 版,这也是网络热词正式走入《新华字典》的时代。不仅“雷人’‘晒工资’‘房奴’等词语都被纳入其中,单个文字的释义也得到了进一步补充,如“奴”字就增加“为了支付贷款等不得不拼命工作的人”这一解释,而“门”字也增加了“事件,多指负面的事件”这一释义,并举例“学历门”“考试门”。

而且,即使连《新华字典》的定价,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的物价水平。西方有基于巨无霸汉堡价格来丈量各国货币汇率合理度的巨无霸指数,而中国则有《新华书店》的定价遵循“猪肉定律”一说——一本《新华字典》的价格和出版同期 500 克猪肉的价格相近。

如 1957 年的《新华字典》定价是 1 元,而 1998 年的定价则是 11 元,2004 年去到 16 元,到了 2011 年的最新版,价格正式升到 24.9 元,几乎都和同期猪肉价格相近。

看来,除了作为一代又一代小学生的工具书或“闲书”,《新华字典》更像是新中国发展的一本“活史记”,而其中对一些字的释义也是这个时代的侧面反映。从这个层面来看,闲余时间把《新华字典》当“闲书”翻翻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显示余下内容
相关文章:
  1. 澎湃新闻恶搞新华字典App:每天free查两字,查完仅需18年
第一眼看到这个手机高清壁纸,值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