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啊二中》重振国产喜剧,居然要靠一部动画片?
《茶啊二中》真滴中!(河南话) 请你无脑冲一波。 放心看! 不好笑or不好哭都可以拿走我的命。
对,就你!左下角的那位同学。
瞅瞅自己的海报。
排暑期档,你怎么敢啊?
不怪我以貌取“片”。
动画+喜剧。
主角还是一群虎啦吧唧的中学生。
一看就是来割小朋友韭菜的。
没想到误判了。
豆瓣8.2,国产喜剧近8年最高开分。
好于93%的喜剧片,好于87%的动画片。
一整个惊艳出圈。
《茶啊二中》真滴中!(河南话)
请你无脑冲一波。
放心看!
不好笑or不好哭都可以拿走我的命。
看完的第一感受就是“乐”。
100%爆笑的校园青春电影!
从头笑到尾,不允许你把嘴合上的那种。
当然,不刻意的搞笑背后肯定是主创团队的刻意为之。
咱来理一理它好笑在哪里?
首先,本片选了一个十分巧妙的核心梗——灵魂互换。
一个是初三三班的学生“王强”,典型学渣。
调皮,爱玩,聪明,喜欢与老师作对。
一个是三班班主任“石妙娜”,尽责尽职。
对学生一举一动极其上心。
天造地设的水火不容,却在某天因为意外而互换了身体。
那可不就闹大了吗?
身体互换其实没啥,关键是身份互换。
这种反差可以埋很多笑点。
变身为老师的“王强”带着全班学生瞎胡闹。
以前体育课总被语数外占领。
现在什么课都是体育课。
各种上蹿下跳疯玩。
顺带还在职场撒了把野。
他不是故意的哦~
就是缺根筋,也不懂大人的世界。
出场走姿就是个二流子。
领导讲话他喝咖啡。
领导讲话他抖脚。
领导讲话他睡觉。
发言主打一个真情实感。
而变身为“学渣”的石老师则一门心思维持秩序。
各种“越俎代庖”,活成了曾经最讨厌的样子。
同学们以为王强傻了。
代课老师以为这孩子疯了。
居然在课堂上干预教学。
滚出去罚站。
深刻体会了一番当“差生”的滋味。
颠覆的新秩序整蛊了灵魂互换的当事人。
与现实不符的荒诞也逗乐了观众。
除此之外,还有石老师和王强之间的battle。
强强相遇,势必要驯服对方。
最搞笑的是比死大赛。
各种我打我自己,其实是要搞死你。
一个跳窗、一个上吊。
加上动画片合理的夸张。
真的笑掉头~
直到试探到对方的底线才消停。
原来王强最在乎的是他“帅气”的发型。
而石老师最担心的是即将到来的公开课,这关系到她能不能评上优秀教师。
这种造笑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推动了剧情又顺理成章。
不是尴尬烂梗的堆砌,看起来合情合理。
最后,还有一必杀技——东北话。
东北那旮旯人自带幽默基因。
无论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说话自带梗。
大喳子口音给人听洗脑了。
特别是那段魔性的印度神曲出来的时候,气氛嗨到了顶点。
哒哒哒
多冷的隆冬×3
哒哒哒
多冷啊~
我在东北玩泥巴……
而且东北话的强大之处在于,具有强大的会意功能。
虽然说半天只说了那啥那啥。
但听的人就是能明白那啥那啥到底是啥。
真正做到了“意会”和“言传”的辩证统一。
更高级的是,嘎嘎乐完后,它还能让你呜呜哭~
各种笑料也都是匹配故事讲述的调料。
《茶啊二中》的好哭是分层次的。
一是从主线故事传递出的互爱。
老师对学生那叫护犊子。
虽然教师优秀评级对初出茅庐的石老师很重要。
但她一直没答应校长带绩最好的一班成去参加。
三番五次支支吾吾打哈哈。
铁了心想带自己班上的孩子去。
所有人都劝她不要冒险。
石老师却说:“如果我都放弃了,他们就真的被放弃了”。
可见在她眼里教师并不单单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事业。
其实她完全可以把学生当做工具人,挑最好的学生就行。
可她偏不。
她宁愿放弃这次公开课,也不愿意带其他班的学生去。
因为那意味着背叛。
而学生们也用他们的行动回馈了老师。
为了帮助石老师抓住公开课的机会,王强带着全班同学冲到公开课现场。
电车上,大家还在疯狂复习Unit9的知识点。
连平时最调皮捣蛋的“学渣”们也一头扎进了书里。
学生们的全力以赴让灰心丧气的石老师重燃斗志。
终于,赶在最后时刻出现在公开课现场。
那一刻如同天神降临。
她在孩子们期待的眼神中走向神圣的讲台。
粉笔落在黑板上,指尖停顿一秒。
最后流畅地写下Unit10。
瞬间燃爆了!
她放弃了彩排无数次的Unit9。
她要这堂公开课从形式到内容都是最真实的。
她要让学生从她这里获得最诚实的人生。
为师生情举大旗!
情绪高燃!
而且这种燃并不单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相理解,更是升华到了集体荣誉感。
可以说是校园里的“江湖气”——我们班的人只能我们自己“欺负”,别人休想碰一下。
平时吊儿郎当,甚至为了“报复”老师在评分表打零分,但关键时候绝不给老师丢面儿。
班里的男生在寝室和其他班的人打了起来,女生也抄起家伙去帮忙。
这种“霸道”的爱,懂的人都懂!
大哭~
二是真实。
对大朋友来说,看 《茶啊二中》就感觉死去的中学时代又来攻击我了。
检讨书,自签小奖状。
老师冷不丁在玻璃窗探头视察。
体育课被各科老师无情强占。
卫生间是开小会的集聚地。
男寝是工业水泥风格。
女寝是各种杂物堆到清不出一个过道。
男生还拿着“刀剑”打斗,女生已经开始嫌弃同龄人幼稚。
还有学生时代的“续命粮”——烤串、泡面、游戏点卡。
另外,细节还原也做的蛮好。
走廊、教室的墙面下半部分刷着半米高的绿漆。
白墙上挂着世界名人的肖像。
运动款式的校服。
女老师的高跟鞋。
一切都是那么熟悉。
再细心一些,还能发现主创们把那个年代流行的影片也悄悄的放进去了。
比如王强变妆石老师的时候配的是《美少女战士》变身。
舍友第一次掏出假发的时候,音乐是《流星花园》的主题歌,感觉F4都快从二次元里走出来了。
观众也乘着记忆的飞车走进电影世界。
那栋教学楼、那间教室、那个挨着讲台的零号座位。
那不就是我们经历过的沙雕青春吗?
场景越真实共鸣越强烈。
原来我的记忆里封存着的是《茶啊二中》啊!
成长来得太快,不曾为逝去的青葱岁月痛哭一场。
这不得……
泪腺很难不被命中吧!
要不说《茶啊二中》是催泪弹。
师生情、集体荣誉是小朋友大朋友都能get到的。
后面还藏了一颗深水炸弹。
它叫怀念。
不论是票房还是口碑,《茶啊二中》都算得上暑期档的一匹小黑马。
为什么能大杀四方?
小编认为有两方面原因。
首先,它填补了青春校园题材的一块空白。
过去我们习惯了青春片是围绕俊男美女或学霸学神的故事。
而关于普通人的青春似乎没什么戏剧性的故事能撑起一部电影的时长。
可《茶啊二中》偏偏在上课下课三点一线的日常中挖掘到了真实。
在这份真实里又包裹着无数感动又搞笑的小故事。
没有那么跌宕起伏,没有那么惊心动魄。
只是你、我、他身上发生过的。
这赋予了电影强大的感染力。
不过怀旧角度也有致命的缺点——
校园情怀很难卖出花样。
因为本片描绘的群像青春所引起的真实共鸣是极其广泛且普遍的。
缺乏创作成不同的形式的潜力。
换句话说,电影讲述的是人们熟悉的点点滴滴。
真实,同时也天然缺乏新鲜感。
第一次看会觉得惊喜,重复多了只会觉得乏味。
芝麻小事翻来覆去的炒太难了也太没意思了。
不像青春爱情题材。
爱情嘛~
可以是千奇百怪的。
比如《情书》是无疾而终的暗恋,《初恋那件小事》是充满心酸的喜欢,《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是幼稚又狂热的浪漫。
但真实的校园生活好像玩不出那么多花。
不过,这仅仅是一种担忧。
有能力的创作者自然有好的表达形式。
这也是《茶啊二中》成功的另一个原因——
创作者对动画优势利用的恰如其分。
喜剧和校园生活的适配度简直不要太高。
其一能把故事讲得有意思。
比如开场老师去网吧抓猫着的学生。
论戏剧性,说实话没意思。
但动画可以夸张啊。
一段鸡飞狗跳、人仰马翻的追逐戏一下就把场子热起来了。
能让你捧腹大笑又不至于太脱离现实。
水到渠成,自然融合。
其二喜剧非常契合中学生那种笨拙又热血的气质。
不搞强行洗白煽情。
纯纯搞笑。
青春就是用来嬉笑、打闹、犯中二的呀。
越二就越能呈现“属于小屁孩的开心”!
看了那么多电影。
第一次喜欢上无脑狂欢。
总之,全程真诚又充满想象力。
是真正怀念青春的作品。
相关文章:
- 《进击的巨人 最终季 完结篇 后篇》彻底结束!大结局来了
- 「进击的巨人·最终季·后篇」季季9分+,火爆全球,谁敢不服?
- 《河边的错误》飞升的朱一龙,这是要爆的节奏啊!
- 《繁城之下》起猛了,这国产禽兽一夜霸屏
- 《为有暗香来》爆红出圈,这才是爽剧天花板
- 《仿生人间》起猛了!宋威龙成了男小三
- 《河边的错误》好哇,余华都给朱一龙新片点了赞
- 《梅花红桃》神剧又来了,这回给我气笑了!
- 《为有暗香来》「恶女」演成这样,周也你认真的吗?
- 《间谍过家家》第二季回归直接9.2!霸权社年度力作,口碑逆天!
- 《梅花红桃》关晓彤终于找对角色方向了
- 《田耕纪》气到心梗!国剧史上最恶毒一家人
- 《为有暗香来》又来了,你可以永远不相信于正
- 《兰闺喜事》真吓人!她也开始催婚了?
- 《繁城之下》一集死一人,这国产悬疑剧太猛了!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