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塑料ARM芯片登上Nature:成本仅同类硅芯片1/10
塑料也能用于造芯片?是的,你没听错!ARM公司宣布他们用一种塑料和薄膜晶体管制成了一种新的处理器PlasticArm。(图为显微镜下的照片)该处理器是全球首个柔性原生32位、基于ARM架构、高达18334个等效门的微处理器。其生产过程不涉及到硅元素,生产成本大概为同类硅芯片的
塑料也能用于造芯片?
是的,你没听错!
ARM 公司宣布他们用一种塑料和薄膜晶体管制成了一种新的处理器 PlasticArm。(图为显微镜下的照片)
该处理器是全球首个柔性原生 32 位、基于 ARM 架构、高达 18334 个等效门的微处理器。
其生产过程不涉及到硅元素,生产成本大概为同类硅芯片的1/10。
而这一柔软灵活、低成本的微处理器将在物联网设备中派上用场。
成果现已发表在 Nature:
塑料也可成为芯片材料
目前,几乎所有电子设备的微处理器都采用硅材料制成。
而研究人员将目光转移到了塑料材料,是因为硅有着易碎、不够灵活、不耐压力等缺点,这限制了其在日常用品智能化上的可行性。
新的处理器用的塑料叫做聚酰亚胺,号称“柔术大师”,其弯曲性,灵活度、可变性很高,也是一种耐高温的塑料,可折叠屏智能手机上就有它的应用。
并采用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TFT)技术开发。
薄膜晶体管主要应用于液晶显示器 LCD 和有机发光半导体 OLED 中。
制作方法为在厚度小于 30μm的柔性聚酰亚胺衬底上,利用 PragmatIC 公司的 FlexIC 0.8μm工艺,与 IGZO 薄膜晶体管结合,最终制成该柔性微处理器。
IGZO:氧化铟镓锌,一种 LCD 薄膜晶体管显示器技术,在一些高端手机上使用,比 OLED 屏高级,但产量不及 OLED。
PlasticArm 架构
可以看出,这仍然是一种光刻工艺,采用了旋涂和光刻胶技术。
最终 PlasticARM 有 13 个材料层和 4 个可布线的金属层。
由 32 位 Arm Cortex-M0+ 处理器衍生,可以说是 M0+ 的全功能非硅版本。
它完全支持 ARMv6-M 系列架构,为 Cortex-M0+ 处理器生成的代码也可以该处理器上运行。
并与所有其他 Cortex-M 系列二进制兼容,与常规 Cortex-M0+ 一样,具有 16 位 Thumb ISA 和 32 位 Thumb 子集,数据和地址宽度均为 32 位,支持 86 条指令。
而它与硅制 M0+ 内核的关键区别在于其寄存器不在 CPU 内,而是映射到 RAM 中。
通过从 CPU 中删除寄存器并使用现有 RAM 作为寄存器空间,此举以降低寄存器访问速度为代价,实现了 CPU 面积约 3 倍的缩减。
PlasticARM 的主要参数如下:
尺寸为 59.2mm2(7.536X7.856,无焊盘),厚度不到 30 微米,包含 56340 个器件(n型 TFT 与电阻器)、18334 个 NAND2 等效门,这数量比目前最好的集成电路高 12 倍(对比见后面的表格)。
处理器的时钟频率为 29kHz,消耗功率为 21mW(>99% 的静态功率,45% 处理器,33% 内存,22%IO)。
这听起来可能很小,但在标准硅上实现的 M0+ 只需要 10mW 多一点就能达到 1.77MHz。
另外,SoC 芯片引脚一共 28 针,包括时钟、复位、GPIO、电源等引脚。
下面是 PlasticARM 与其他金属氧化物 TFT 构建的柔性集成电路对比:
成本更低,可用于物联网设备
与 ARM 一起设计和生该芯片的公司 PragmatIC 表示,虽然用的材料是新的,但他们在尽可能多地借鉴硅芯片的生产过程。这样就能实现降低成本批量生产。
而这些芯片的成本大概是同类硅芯片的十分之一。
斯坦福大学的电气工程师评价道,这种芯片的复杂性及其包含的晶体管数量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但它也还有局限性:该芯片消耗 21 毫瓦的能量,但其中只有1% 用于执行计算;其余的都被浪费了。
这主要是它只采用了n型晶体管(但受到该芯片使用的材料限制,p型并不好设计)。
该工程师表示,没准可以换别的柔性材料来降低尺寸和功率,比如碳纳米管,当然这会提高成本。
总而言之,哪种柔性材料最终有意义将取决于芯片的应用场景,硅并不总是注定要成为所有电子设备的核心。
虽然 Arm 的设计似乎没有证明任何理论突破,但这表明可以生产出一种相对容易制造和使用的处理器用于实际的电子设备。这就是其中令人兴奋的部分。
因此,研究人员也计划将 PlasticARM 率先用来开发低成本、足够灵活的智能集成系统,实现“万物互联”,在未来十年内将超过一万亿个无生命物体集成到数字世界中。
相关文章:
- 信用卡 PIN 码很容易猜测
- 神经元簇发能模拟 AI 学习策略
- 蜘蛛丝可能根本不具有抗菌性质
- 佳能因禁止无墨水打印机扫描被起诉
- DeepMind盈利后开始「买买买」!收购机器人模拟平台MuJoCo,全面开源
- 分析师:新MacBook Pro搭载自家芯片,苹果利润率更高了
- 格芯提交上市申请IPO,筹资约26亿美元
- 美股周二:中概股普涨 阿里涨超6% 高途涨逾12%
- 搭配自研处理器与安卓12,谷歌新机Pixel 6起价599美元
- 摩根士丹利:马斯克有望凭SpaceX成首位万亿美元富豪
- 《鱿鱼游戏》助奈飞三季度新增用户翻倍,股价近新高
- DOTA 2又上热搜了 为什么这次大家到处刷“猛犸”?
- 多位游戏巨头联合希望美国政府监管盗版和作弊网站
- Google Play Data Safety开始接受开发者申请:2022年将强制执行
- 价格欺诈投诉引发公益诉讼 京东“划线价”格式条款须整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