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疯狂吸金的行业,开始大力清理门户……
文/猫哥来源:大猫财经(ID:caimao_shuangquan)据说,很容易情绪化的俞敏洪又哭了。有内部人士爆料,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谈转型,有人建议新东方转型做托儿所,俞敏洪在这次会议上落了泪。哭没哭,说法不一,不过,前一阵子,俞敏洪已经怒过一次了。一张微信截图传得满天飞,一个新东方游轮的
文/猫哥
来源:大猫财经(ID:caimao_shuangquan)
据说,很容易情绪化的俞敏洪又哭了。
有内部人士爆料,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谈转型,有人建议新东方转型做托儿所,俞敏洪在这次会议上落了泪。
哭没哭,说法不一,不过,前一阵子,俞敏洪已经怒过一次了。
一张微信截图传得满天飞,一个新东方游轮的广告,一个为期 45 天的游轮公海封闭化集训,21.98 万的价格也是令人咋舌,明眼人都知道造假,风口浪尖上的俞敏洪对造这种谣的人怒骂,“还有一点人性吗”。
在朋友圈“拷问人性”的俞敏洪,在另外的平台,也被自己的员工拷问了。
为啥呢?裁员。
被裁的员工希望能跟好聚好散,但是据其反应的问题,新东方或劝退,或通过稀释平均收入来降低赔偿,“一点面子和体面都不给自己和员工留”。
同样委屈的还有掌门教育的 CEO 张翼,因为掌门教育也被流传出来的“微信对话”所困,“微信对话”显示,700 人的 HR 团队先办完员工的离职然后就办自己的离职,掌门总部只留少部分人,大批离职办完,公司的楼都要退租了。
张翼在朋友圈号召,“这个时候都不容易,做好自己,真的都别再落井下石了”。
老板们都喜欢用“落井下石”,不过员工并不买账,“上午在辟谣,晚上就开始裁员,直接通知大家不用来了,而且没有任何赔偿措施”,为这事还闹到了报警,本来就尴尬的事情,又闹到了一地鸡毛。
有钱的不一定N+1,没那么有钱的就有点惨了。
最近,豌豆思维也在裁员,对象涉及几乎所有的岗位,裁员比例达到 70%-80%,又因被指暴力裁员而登上热搜。
被爆出来的豌豆思维的裁员招数非常热闹:
赔偿为N,然后在N的计算方法上打折,就这,也得是乖乖签字才能有的待遇;
不签字,就强制解职,不配合,将干预新工作的背调;
有高管劝人不要做“刺头”,还有高管直接辱骂提出“N+1”的员工,甚至有动手倾向;
威胁“拖到最后,一分钱都不给”;
甚至广州总部“连夜搬家”,员工都不知道到哪儿去打卡了。
面对这些质疑,豌豆思维后来发了一个声明,“我们认识到沟通中存在问题,由此给伙伴们带来了不好的体验,深表歉意,将会认真改正,持续与员工友好沟通”。
真没钱的话,友好沟通大约也是无用功。
被掌门员工夸的高途也并不轻松,创始人在内部信里面连说了 5 次抱歉,但抱歉有什么用呢?在这一次的裁员潮里面,被爆出的来的裁员方案里,全国 15 个地方中心,只剩 5 个中心和北京总部,被裁掉的员工过万人。
高途说自己现金流还不错,员工也在期待能够完全落实高途开出来的裁员价。
倒是字节是真的财大气粗,据说内部官宣的裁员价“N+2”加假期 2 倍折算非常厚道,不过这个时候接到大力教育 offer 的社畜则非常忐忑,这个时候还能去吗?
其实,这哥们问完其实就应该已经有答案了。
毕竟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上面几家公司,全行业的裁员不可避免,受影响的行业包括又不仅限于学科辅导、综合网校、少儿英语、数理思维…….
简而言之,学科教育这个行业已经遭遇到的是前所未有的大危机。
为啥呢?众所周知的原因是那份流传许久才正式落地的“双减”通知,条条打中的都是这些在线学科教育公司们的要害。
1、“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从本质上,这些机构想要再靠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教育赚钱的路子基本上堵死了,比如高途一季度的 19.4 亿的营收,有 18.2 亿是来自于 K12,依赖度 94%,K12 砍掉了 K9,影响可想而知。
2、不盈利就行了吗?不行。
“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教培的大头时段,已经没了,而在其余的时间,“每课时不超过 30 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 10 分钟,培训结束时间不晚于 21 点”,只能见缝插针了。
3、学科培训必须有教师资格。
“持证上岗”本来应该是基本要求,但是疯狂招聘的时候,谁又会在乎这个呢,那时,有证的老师可以作为名师来包装,而无证的老师可以用第三方外包的形式,既解决流动性大的问题,还能节省成本,何乐而不为。
而且,而且有些老师还要兼职销售,课程量大钱少,向这样的课程要质量,是很难的。
4、不能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
这些在线教育机构基本上都是靠融资来扩张的,甚至在上市后,依然用定增等方式来吸纳更多融资,现在这条路被堵死了不要紧,“已违规的,要进行清理整治”,后续少不了清理的过程,整治到什么程度呢?更大的影响,恐怕还在后面呢。
至于点名的“虚构原价、虚假折扣、虚假宣传”这都是各位选手的老毛病了,禁止“拍照搜题”,这就几乎是在点某些搜题 APP 的名了。
文件发出后的交易日,几个独角兽都跌惨了,距离年初的高点,好未来(TAL)跌去 95.6%,高途(GOTU)跌去 91.6%,新东方(EDU)跌去 90.3%,最新上市的掌门教育,也距离上市第一天,跌去 80.6%。
股价都跌到个位数,当年野蛮扩张的时段,这些教育新规纷纷进入富豪榜,现在又分分钟跌出来,也真是应了那句话,“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其实,在文件的风声传出来之后,不少公司就已经着手转型了,比如高途搞了一个高途在线,开始进军成人在线教育了,不过,官宣时间不长,还没贡献什么收入。
同样进军成人教育的还有好未来,开始做大学生以及职业教育,而且新东方并没有进军的“托儿所”,好未来已经盯上了,7 月份好未来上线了课后托管品牌,为小学生提供放学接送、餐食、课内作业等服务。
而学大教育则注册了新公司,准备进入咖啡餐饮业务,这跨度不是一般的大,赛道可能也更难,当初因为违规而交的罚款,得卖多少杯咖啡才能再赚回来啊。
当然,也有不少公司开始向艺术、体育、科技等培训转型,下一个继承 K12 风口的,可能是少儿编程,已经成为不少公司共同押注的新赛道。
从学科在线教育之后,市场一时风声鹤唳起来了。
最近几天,听风就是雨的架势愈加明显了。
一句“游戏是精神鸦片”,腾讯在一天内的市值蒸发了 2784 亿;点名“增高针滥用”,长春高新跌停;警惕“影响母乳喂养”,奶粉行业哀鸿遍野。
更多的行业被牵扯,生怕落得在线教育一个下场。
本身已经发展成熟的行业,为什么这么恐慌?
恐慌的背后,一方面是他们都事关未成年人保护,有相同的政策导向,另一方面,它们背后有更多容易被揪住的小辫子,曾有太多的侥幸,但是保不齐一朝被抓。
不确定性越来越多,对很多行业来说,曾经“资本为王”的玩法显然不适应新趋势了,真的需要好好思考一下未来了。
相关文章:
- 信用卡 PIN 码很容易猜测
- 神经元簇发能模拟 AI 学习策略
- 蜘蛛丝可能根本不具有抗菌性质
- 佳能因禁止无墨水打印机扫描被起诉
- DeepMind盈利后开始「买买买」!收购机器人模拟平台MuJoCo,全面开源
- 分析师:新MacBook Pro搭载自家芯片,苹果利润率更高了
- 格芯提交上市申请IPO,筹资约26亿美元
- 美股周二:中概股普涨 阿里涨超6% 高途涨逾12%
- 搭配自研处理器与安卓12,谷歌新机Pixel 6起价599美元
- 摩根士丹利:马斯克有望凭SpaceX成首位万亿美元富豪
- 《鱿鱼游戏》助奈飞三季度新增用户翻倍,股价近新高
- DOTA 2又上热搜了 为什么这次大家到处刷“猛犸”?
- 多位游戏巨头联合希望美国政府监管盗版和作弊网站
- Google Play Data Safety开始接受开发者申请:2022年将强制执行
- 价格欺诈投诉引发公益诉讼 京东“划线价”格式条款须整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