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脑影像:性、镜头和权力》看完上千部裸戏后,我发现了一个可怕的现实

单从字面上去理解很简单,即男性视角下的女性。

NetSmell 出品

男性凝视,最近曝光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

单从字面上去理解很简单,即男性视角下的女性。

当然,有男性凝视就有女性凝视,但后者放眼整个电影界却屈指可数。

很多人对于今年春节档上映的《满江红》不满的理由,就是认为该片男性凝视太多。

那么到底什么是男性凝视,在电影里这种凝视又是怎么展现的。

今天咱们就来说说纪录片——

《洗脑影像:性、镜头和权力》

Brainwashed: Sex-Camera-Power

这是一部将讲座和访谈融为一体的纪录片。

主持人同时也是本片的导演,通过对影史上千部电影的研究,得出了一个结论。

那就是,男性凝视无处不在,它正在掩饰美化一些不平等,甚至让女性处于一个更为被动的受剥削的位子上。

这个结论听上去好像帽子扣得有点大。

一部电影而已,咋就威胁到现实中的女性了?

其实仔细回想一下就不难发现,如果一部电影里想要展现一个女性,那么导演通常会给她一个从头到脚的特写。

这种习以为常的镜头,却被主持人反问,真的有必要吗?

在这一类的镜头里,女性被放在画面的远处,而近处通常会有一个男性的身影。

而观众所看到的画面,是这个男主的视角

男性凝视的出现,会让被凝视的女性成为了“客体”。

举个浅显易懂的例子,在《好莱坞往事》里,皮特坐在车里和路边的美女打招呼。

美女看到之后应声,同时还扭了起来。

注意看这个镜头,在美女扭起来的时候,视角都是男主的,因为镜头前还隔了车窗。

这在拍摄当中是很正常的,但放眼整个电影界,这种比例严重失调的视角却是相当可怕的。

往小了说,这是一种对于女性的压迫。

往大了说,这就是男权社会的傲慢。

性,是很多电影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如何展现呢,主持人说了一个很好笑的观点,一般导演在拍两性交欢的镜头时,永远会把“客体”放在女人身上。

尽管画面里明明是两个人,但偏偏只展现女性的肌肤,女性的表情。

男性完全成了这类镜头里的背景板。

同时,对于不雅镜头和裸露镜头的拍摄,也让主持人担心起电影会起到负面的引导作用。

小丑女的扮演者罗比,在电影《爆炸新闻》里有一段情节是遭遇了职场性骚扰。

她站在一个位高权重的老头面前,被强迫撩裙子。

把裙子撩到大腿处,不够。

撩到三角区,不够。

得露出内裤的颜色才够。

也许这个情节想要传递女性在职场上被性骚扰的无奈,那么在拍摄当中这种非常赤裸的镜头是否有必要真实的拍出来。

真的有必要让女演员也对着镜头露一下内裤吗?

其实我们也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比如她的表情,来传达角色在职场中受到的屈辱。

提出这个观点的是一个女导演,当然,很合理。

因为男性导演为了拍“性”最常见的还是简单粗暴的“怼脸直拍”。

女演员们要露屁股,露胸,露大腿。

甚至还要将这些写到合同里,不拍就拒绝合作。

而且这种赤裸裸的性暗示的镜头,不仅仅出现在R级电影里,老少皆宜的合家欢里也是一抓一大把。

《复联》里黑寡妇被特写前凸后翘的身材。

《X特遣队》里被近距离拍摄的小丑女的翘臀。

就连《神奇女侠》都要在打架之前先在炮声当中走一段T台,还得是慢镜头。

然而,《神奇女侠》的导演也是一位女性。

在很多人看来,男性凝视是男性导演才会做的事,然而大错特错。

自从好莱坞流确立了男性凝视为主流之后,随着它的强大传播力,早已遍布全球。

国内的很多片子,只要女演员身材好,就一定会安排一些擦边的情节或者镜头让她秀一把。

如果你对这些镜头感到了一些冒犯,搞不好还会被别质疑小题大做。

然而,被冒犯了不是真实的感受吗?

当电影里一个女性被一个男性强吻时,上下其手时,被强奸时,作为屏幕外的观众其实有很多表情。

但如果你感到兴奋,那么表示你将自己代入到了男性凝视里。

注意,这类人里也包含了女性观众。

在2020年网飞最高点击量电影《黑帮大佬和我的365天》里,有大量的性爱镜头。

然而,这部电影的观众里女性比例占得还挺高。

同样国内的甜宠剧,霸道总裁爱上我,什么囚禁、巧取豪夺,无一例外都是充斥着男性凝视。

但女观众却看得乐此不疲。

这正说明了,男性凝视早已成为影视剧制作的主流。

不过严谨地说,男演员们也露过,只不过很多时候他们的露都是力量型的。

比如《角斗士》《斯巴达克斯》这种,让男演员们脱了上衣,夹裹着泥浆,来展现原始的荷尔蒙。

但他们依然是主体,并不是客体。

相反,主持人作为UCLA大学的电影研究生,她表示在影史经典电影里,还真没找到多少女性凝视。

好像能拿出来举例的,就一部《燃烧女子的肖像》,然而这还是一部同性电影,所以被凝视的还是女性。

如此种种,反应的不仅仅是影视剧中女性所处的弱势地位,在暗示了现实生活中女性话语权的缺失。

打个比方,在好莱坞同工不同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大家熟知的奥斯卡金像奖是哪一年创立的呢?

1923年。

结果,奥斯卡第一次将最佳导演奖颁给女性,是在2009年。

最讽刺的是,这位女导演凯瑟琳·毕格罗拿奖的电影《拆弹部队》是专门拍的男性。

尽管在Me too运动之后,聚焦女性的电影在市面上多了起来。

但真正展现了女性独立之美的好片却寥寥无几,更多只是以大女主为名,拍的还是男性凝视的老套路。

不过这部纪录片里这位主持人提出的只是一家之言,就比如评论区里有人质疑她专门拿情色电影去举例,有点硬扣帽子的感觉。

还有一种人认为她扫射的范围太广,如果按她的理论,影视剧90%都是男权了,99%的导演都是厌女了。

至于她提出不给女性导演机会,坦白说,也与市场的选择有很多关系,不能仅仅责怪行业。

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国内外,将这种不合理拎出来进行讨论,相较于之前已经是一种极大的进步。

只是对于市场来说,电影趋于商品化的同时,就会不可避免会受多重制约。

电影是要票房的,投资人是要赚钱的,想要打破已经约定成俗的男性凝视,恐怕还有很长很长的路。

显示余下内容
相关文章:
  1. 《扑克脸》烂番茄99%,不愧是开年第一悬疑爽剧!
  2. 《鲸》男神重口味新片,毁容式演技好绝
  3. 《最后生还者》豆瓣 9.1 ,它凭什么预定年度最佳美剧
  4. 《枕边人》36小时的偷欢,浪漫透顶了
  5. 《扯淡地球史》英国神剧回归,满屏不正经!
  6. 美剧《巴比伦》超大尺度、奢华糜烂,R级尺度的大片也能翻车?
  7. 《诺莉》ITV三集迷你,戳到我了
  8. 《白噪音》嗑药、出卖肉体、谋杀 美国当代启示录
  9. 《无边泳池》大尺度R级恐怖片,米娅·高斯够「疯」吗?
  10. 美剧《行骗高手》13格极高的杀猪盘中盘,你猜中结局了吗?
  11. 错过中国观众的这3年,漫威都在拍什么?
  12. 《蚁人3》大反派“征服者康”vs“灭霸”,到底谁强?
  13. 美剧《殊途同归》反转反转再反转,看完我再不敢轻易站队了
  14. 《克拉克森的农场》第二季9.6分,种地也能这么上头
  15. 美剧《红日狂花》这剧尺度好大!能把商女拍得又美又野?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