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报告最长篇幅报道,百度人工智能何以比肩Google

每年末高盛的重磅行业报告都会引发科技、创投圈的巨大关注,从去年的VR、AR生态解读到今年的人工智能崛起,也能窥探出市场热点的变化 和最新的行业趋势。在这份报告中高盛很系统地对人工智能的概念、所能变革的行业、整体生态布局、背后主要的驱动厂商,如谷歌、亚马逊、英伟达、百度

NetSmell 出品

每年末高盛的重磅行业报告都会引发科技、创投圈的巨大关注,从去年的VR、AR生态解读到今年的人工智能崛起,也能窥探出市场热点的变化 和最新的行业趋势。在这份报告中高盛很系统地对人工智能的概念、所能变革的行业、整体生态布局、背后主要的驱动厂商,如谷歌、亚马逊、英伟达、百度,以及 150家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公司案例进行了研究。如果来不及详细阅读,不妨看看这篇精华解读。

高盛报告最长篇幅报道,百度AI何以比肩Google0

一、 高盛AI报告透露了哪些关键信息

首先,AI能迅速崛起,离不开大数据、GPU计算力和更通用算法的红利。深 度学习的极大发展是如今人工智能拐点背后的主要驱动力,它的精髓是让机器模拟人脑来进行学习和思考,其中的关键在于你得给机器足够多的数据、你得能够快速 地对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你得让机器越学习越聪明。所以AI崛起背后第一要务是收集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第二是GPU计算力红利,大幅提升海量数据处理能 力与效率;第三在算法上,谷歌等巨头开源算法框架,降低了进入门槛,有点类似Android系统降低App开发门槛一样。

其次,AI赋能各行业,是一种可以变革全球经济的技术。因 为AI为提高生产力和创新提供了巨大的潜力。最明显的是帮助企业和个人更有效地使用资源,比如亚马逊利用人工智能优化其仓库和配送网络,规划最有效的送货 路线并最大限度地利用仓储容量;此外更重要的是,AI还可以启用新方法解决老问题。比如,利用可穿戴设备监测人体健康的动态数据,为慢性病患者预防疾病突 发和辅助日常身体健康管理提供了可能。


最后,报告中提到了美国会主导AI发展,并认为中国市场增长很快,潜力巨大。笔 者以为AI能帮助中国解决人口老龄化,适龄劳动力减少的痛点;同时也能为中国经济转型,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升级提供帮助。另外,AI在中国也是 一个相对独立的市场,因为每个垂直领域的数据都掌握在本土企业手上,且中国在这波浪潮的第一梯队,完全有能力搭建自己的AI生态体系出来,帮助各行各业提 高生产效率。

二、 如何更深刻的理解AI,它会影响哪些行业?

高盛报告最长篇幅报道,百度AI何以比肩Google1

1、目前AI还在发展初期,无法替代人类,更多是辅助人类决策,机器执行的价值。未来随着AI的发展,部分领域会有机会出现机器替代人类决策的可能。

2、AI优先赋能哪个领域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谁能前瞻性布局这些赛道,就能抢占AI的红利。笔者以为有三个维度值得关注:

一是容易收集到海量非构化数据的领域,

二是深度学习的使用效果优于人类的领域,

三是商业价值足够大的领域,要么是存量价值大幅提升,要么是全新挖掘出的增量市场。

据 了解,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方面,机器的识别率已超越人的识别率,这意味那些主要靠“听”和“看”吃饭的人要被机器取代了。比如“看脸”作为核心 工作的保安,未来拥有了智能安防系统后,AI相比保安,可以秒级比对公安系统中的嫌疑犯人脸库,进行识别预警,类似科幻片中的“天眼系统”有望出现了;另 外,还有那些靠“听”吃饭的工种,如:客服、翻译,AI相比人类,边际成本增加很少,而且不用休息,服务的准确率又很高,一旦两者做比较,人类的就落下风 了。当然这些领域的高端服务,还是存在生存可能和价值的,毕竟人能带给客户更有温度的服务。

关于AI赋能众多领域中商业潜力最大的非无人驾 驶莫属。核心原因是汽车产业是一个十几万亿的大市场,谁能主导无人驾驶大脑与运营网络,谁就能成为这个市场的主导者。如果无人驾驶成为现实,城市出行就不 需要那么多的自驾车了,你完全可以一键呼叫共享出行平台,无人驾驶的车可以满足你随时随地的出行需求,再也不用担心出租司机拒载或者是高峰期的高额加价 了。而到时候,汽车品牌商造车服务的最大客户就不是普通消费者了,而是运营无人驾驶汽车的共享出行平台了,这也是为啥汽车品牌商纷纷战略投资Uber、滴 滴的重要原因。当然业界对于无人驾也是喜忧参半的,担心这是一个Mission Critical的市场,要达到99.999999%的精确程度才能用于商用,不然我们损失的可不是简单的金钱,而是人类的生命;而且这些极端复杂的数据 积累,可能需要非常多的极端案例才能弥补。

三、 国内人工智能的先驱者百度,如何布局AI生态?

高盛报告最长篇幅报道,百度AI何以比肩Google2

这次的高盛报告中,中国部分对百度进行了篇幅最长的报道,可见其在AI界的领先地位。

高盛报告最长篇幅报道,百度AI何以比肩Google3

这背后的重要原因是百度有极强的技术驱动的文化基因,核心业务是搜索,而搜索背后依赖的是知识图谱和机器学习能力,而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分支,百度在数据、计算力和算法维度上都有较强积累,能很大程度上助力其AI+时代迁移。我们先从一张百度人工智能大会上分享的图来理解百度的三层AI架构:

高盛报告最长篇幅报道,百度AI何以比肩Google4

最底层是百度大脑,理解为一个全球最大的神经网络,模拟人脑的工作机制,不断训练优化模型,对标的是Google的Deepmind。

第二层是基于百度大脑提供的语音识别、图像处理、自然语言处理和用户画像的四大基础设施,并开放给第三方做垂直行业应用。

第三层是垂直行业应用,这一层有机会诞生许多垂直领域的小巨头,而底层调用了百度大脑,所以创业公司可以更专注聚焦在垂直行业的产品服务深挖上,术业有专攻。

AI如何赋能百度

资本寒冬,许多烧钱的公司从一味的追求用户体验和GMV,开始回归到自身运营效率提升,追求商业利润的阶段。百度的下半场也是要充分利用好AI+,来优化用户体验和提升商业变现,让用户感受到AI赋予的更精准的搜索和有价值的内容推荐。所以我们看到百度在搜索主页的下方提供了个性化资讯。这看似是做内容平台,实则为做智能“搜索+内容推荐”,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场景化的信息分发服务,当然也能优化信息流广告,借助百度沉淀的用户大数据与AI技术,来实现千人千面,彻底改变用户获取资讯的方式。

而AI不仅赋能百度存量业务,也能重塑新业务,尤其是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上,比如:

基于自然语言交互的私人助理“度秘”,通过多轮对话,智能地连接人与服务,期望链接3600行,成为人人都能拥有的贴心秘书。目前度秘在机票酒店、天气、推荐餐厅等领域体验比较好,而这背后得益于百度过去在搜索领域积累了大量用户搜索数据,并基于用户消费偏好,精准推荐资讯给你,让你的生活变得更智慧与便捷。

基于语音识别进行情感语音合成。据 说,在新技术上线后,用语音听小说的百度用户从过去平均每天听0.69小时,增长到现在2.21小时。可见语音合成对用户的App使用黏性的提升非常显 著。而这背后依赖的也是百度的大数据与深度学习的技术优势,使得新型情感语音合成系统能够让机器摆脱平铺直叙发声,为用户带来更自然、更接近真人朗读听觉 体验。

基于图像识别应用的无人驾驶车,它的核心是基于高精地图和智能感知进行的智能控制。它能根据实时 感知到的环境信息、高精地图数据,实现对于路径的最优规划,通过预测车辆、行人的行为和意图,做出合适路况的行车决策,从而控制无人车正常行驶。这块的商 业潜力巨大,而百度是BAT中最具先发优势,且各项核心技术与资源积累最完备的大厂,比如环境感知、行为预测、规划控制、智能互联、车载硬件、人机交互、 高精定位、高精地图等诸多领域。

以上这些都是百度大脑重塑的新物种,本质上是利用AI技术,将用户的生活方式更智能化、人性化和高效化。

结语:

人 工智能是一场底层技术革命,会深刻影响全球经济发展,也会影响每个人的就业,我们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目前AI只是机器辅助人类决策和强化执行,未来很有 可能在诸多领域实现机器替代人类决策和执行,到时候你的工作如果缺乏创造性,缺少设计或人性的温度,会很容易被AI智能机器人所取代。而对于企业也一样, 如果你不懂得如何利用AI赋能,提升你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你很有可能在新一波的AI红利下被竞争对手以更高的效率所驱逐。笔者以为,趋势成就未来,错过 移动互联网红利,你千万不能再错过AI的这一波红利了。现在AI才开始,你的努力还来得及,等到大家都看明白都实践了,你才重视的时候,你真的只能是吃瓜 群众了。

显示余下内容
相关文章:
  1. 让逝去的亲人在照片“复活”,这个网站给我整哭了。
  2. 谷歌气球的人工智能为何令设计者自己感到惊奇
  3. 被算法监控的打工人:聊聊百度的“员工工作状态预测”专利
  4. 百度不需要用户
  5. 谷歌学苹果强征30%的“安卓税”,开发者又要伤脑筋了
  6. 虎牙AI误识低俗直播 笑掉网友大牙
  7. 谷歌重返中国无望?官方确认蜻蜓计划彻底终止
  8. 谷歌正式终止中国版搜索引擎项目
  9. 百度做过什么 大家都记在心里
  10. 谷歌被指与中国军方合作 特朗普称要查一查
  11. 百度的 problem 究竟在哪?
  12. 我们深挖后发现,谷歌申请的AI专利何止一个Dropout
  13. “宏颜祸水”后,李彦宏和百度怎么证明自己的AI决心?
  14. 谷歌 Dropout 专利生效,AI 圈内人表示坐不住了!
  15. 谷歌临时工数量超出正式员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