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漫手机壁纸

缺芯无解 全球汽车大减产

按照现下芯片短缺的趋势,全球车市的寒冬还将继续。在东南亚疫情余波的影响下,半导体芯片持续断供,车企减产的消息也此起彼伏,从欧洲到亚太,从现代到大众,严重程度似乎正在逐步超过此前的预期。1000万辆,这是数据统计机构对今年全球车市减产规模的普遍预计。韩国锐减20%即便是半导体芯片重要产出国,韩

NetSmell 出品

  按照现下芯片短缺的趋势,全球车市的寒冬还将继续。在东南亚疫情余波的影响下,半导体芯片持续断供,车企减产的消息也此起彼伏,从欧洲到亚太,从现代到大众,严重程度似乎正在逐步超过此前的预期。1000 万辆,这是数据统计机构对今年全球车市减产规模的普遍预计。

  韩国锐减 20%

  即便是半导体芯片重要产出国,韩国自己也没逃过芯片短缺造成的冲击。当地时间 10 月 17 日,韩国汽车产业协会(KAMA)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韩国整车厂商共生产汽车 761975 辆,同比减少 20.9%,创下近 13 年来新低。

  具体到每家韩国车企,三季度,现代汽车产量为 350209 辆,同比减少 15.8%;起亚产量为 321734 辆,同比减少 6.5%。另外,通用韩国子公司的产量仅为 45939 辆,断崖式下跌;双龙汽车生产 20499 辆,同比减少 21.7%。相较之下,雷诺undefined受芯片荒影响较小,产量为 33760 辆,同比增加了7%。

  三季度的产量暴跌是始料未及的,在此之前的一季度和二季度,韩国汽车市场的产量均实现了正增长,分别达到 908848 辆和 905699 辆。不过,受东南亚疫情扩散的影响,汽车芯片短缺问题持续发酵,导致三季度的总产量不足 80 万辆。

  不只是韩国市场,欧洲、北美等车市均出现了明显下滑态势。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10 月 15 日发布的数据,2021 年 9 月,欧洲新车注册量下降了 25%,至 972723 辆,创下了 26 年来同期最低纪录。

  具体到不同车企,除了现代汽车增长了 26.9% 之外,9 月,几乎所有车企在欧洲的销量都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其中,戴姆勒和福特的表现最差,交付量较去年同期减少了近一半,大众的销量减少了 30%,雷诺和宝马则分别下滑约 24%。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的 9 月新车销量减少 20%,降至 206 万辆,连续 5 个月下滑。紧随其后的美国,表现同样低迷,9 月销量减少了 27%,降至 101 万辆;通用和丰田分别下滑 53% 和 24%。另外,日本市场减少了 32% 至 318371 辆,创下了 53 年以来的 9 月最低水平。

  停产限产

  虽然全线大跌的情况有些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上半年,业内原本以为芯片短缺问题在三季度会出现好转,但没想到的是,东南亚疫情的肆虐,反而让芯片行业雪上加霜,缺芯问题愈演愈烈。

  作为全球半导体芯片制造重地,7 月以来,马来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国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疫情暴发。虽然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在变异病毒德尔塔的高传染性下,仍然无法阻止疫情的蔓延。

  以马来西亚为例,根据当地的政策,如果有超过 3 名工人感染病毒,则相关工厂必须彻底关闭两周时间进行卫生undefined。而马来西亚是芯片测试和封装的重要中心,英飞凌、恩智浦、意法半导体等企业都在该国设立了工厂。根据马来西亚贸易和工业部的数据,电子和电气产品占该国总出口的 39%。

  在马来西亚的疫情防控政策下,一旦工厂发现病例,便面临着停工的命运。金融数据机构 IHS Markit 分析师 Mark Fulthorpe 和 Phil Amsrud 指出,封装和测试业务特别容易受到病毒的影响,因为与芯片制造相比,它们需要更多的人员,而芯片制造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过程,“由于这比晶圆制造过程更为劳动密集,因此活动更容易受到劳动力不足的影响” 。

  7 月底,意法半导体首席执行官 Jean-Marc Chery 曾表示,由于疫情,公司最近暂停了位于麻坡的工厂,并在 11 天后恢复了运营。而这次暂停使得该公司三季度的销售和毛利率都受到了影响。

  除了芯片工厂之外,东南亚也是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中心。8 月初,越南一家大型工厂因员工感染新冠肺炎不得不中断运营,而这家工厂负责为丰田汽车生产线束,停工导致丰田的零部件库存逐渐减少。

  从芯片到零部件,汽车供应链的中断使得车企不得不屡次叫停生产。9 月底,斯柯达宣布捷克工厂将停产 1 周;西雅特表示其西班牙工厂的停产时间将延长至 2022 年;10 月初,福特决定暂停其密歇根州平岩工厂和堪萨斯城相关工厂的生产;大众则在 10 月 6 日-15 日暂停了一家墨西哥工厂的生产。

  供需两端的鸿沟也在逐步拉大。以美国为例,汽车销售店的新车库存 9 月底低于 100 万辆,降至只够销售 24 天的量,与 1 月时相比减少了 65%,比通常水平的一半还低。

  继续承压

  “我预计,未来6-12 个月,供应链的总体紧张状况将持续下去。”对于短期的未来,业内的态度不太乐观,最近,宝马汽车首席执行官奥利弗·齐普泽就表示,预计供应链紧俏的情形将延续至 2022 年。

  事实上,不只是齐普泽,一些市场观察者认为,从 2023 年开始,芯片制造商才能增加产能,届时情况才会有明显的改善。

  在不乐观的预测下,车企对于全年的销量预测再次下调了。比如,丰田汽车最近表示,将在 11 月在其最新的产量计划基础上,再将全球汽车产量削减 15%,即削减 15 万辆左右。

  同样加大了减产数据的还有斯柯达。大众集团旗下斯柯达(Skoda)今年的汽车产量将比原计划减少 25 万辆,是该公司上月估计的 10 万辆的两倍多。该公司高管称,由于亚洲疫情给生产带来了压力,芯片短缺可能会持续到 2022 年下半年,之后才会再次稳定下来。

  放眼全球,机构对产量缺口的预测也在不断上涨。今年 2 月,德国市场研究机构伯恩斯坦预计,缺芯将令全球汽车产业在 2021 年减产 200 万-450 万辆,相当于全年产量的2%-5%。到了今年 5 月,美国咨询公司艾睿铂预计,2021 年全球汽车因缺芯减产预期将达 390 万辆,汽车行业收入损失也从 610 亿美元上调至 1100 亿美元。

  到了最近,减产预期已经达到近 1000 万辆。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近日预测,芯片短缺将导致今年全球汽车产量减少 700 万-900 万辆;若减产达 1000 万辆,全球汽车产量会回到 7400 万辆,接近 2020 年车企受疫情冲击最严重时的水平。

  在研究报告中,艾睿铂指出,不仅芯片短缺给汽车业带来重大冲击,再加上多种原材料涨价、劳动力短缺等不利因素,今年全年汽车供应链面临雪上加霜的局面。

  不过,也有人持不同观点,现代汽车全球首席运营官穆诺兹认为,行业芯片短缺最糟糕时期已经过去,并补充称,8 月和 9 月是“最艰难的几个月”。丰田也看好今年底之后的增产,并维持本财年的业绩预期不变。

  在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从影响来看,四季度应该不会像三季度受到的冲击那么大,三季度主要是马来西亚那边芯片供给暂时短缺造成的。现在已经处于逐步缓解的态势中,其实供给已经相对正常化了,可能需求端的流通秩序还存在一些问题。整体而言,之后问题不会那么严重,到明年就可以完全缓解了。

  无论如何,减产的预期下,车企的收入或许也不会太好看,艾睿铂估算,受减产的影响,汽车大型企业的 2021 年营业收入合计将最多减少 2100 亿美元。虽然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新车价格有所提高,但能挽回的仅为 900 亿-1000 亿美元,减产必将成为大型车企的盈利阻力。

显示余下内容
相关文章:
  1. 信用卡 PIN 码很容易猜测
  2. 神经元簇发能模拟 AI 学习策略
  3. 蜘蛛丝可能根本不具有抗菌性质
  4. 佳能因禁止无墨水打印机扫描被起诉
  5. DeepMind盈利后开始「买买买」!收购机器人模拟平台MuJoCo,全面开源
  6. 分析师:新MacBook Pro搭载自家芯片,苹果利润率更高了
  7. 格芯提交上市申请IPO,筹资约26亿美元
  8. 美股周二:中概股普涨 阿里涨超6% 高途涨逾12%
  9. 搭配自研处理器与安卓12,谷歌新机Pixel 6起价599美元
  10. 摩根士丹利:马斯克有望凭SpaceX成首位万亿美元富豪
  11. 《鱿鱼游戏》助奈飞三季度新增用户翻倍,股价近新高
  12. DOTA 2又上热搜了 为什么这次大家到处刷“猛犸”?
  13. 多位游戏巨头联合希望美国政府监管盗版和作弊网站
  14. Google Play Data Safety开始接受开发者申请:2022年将强制执行
  15. 价格欺诈投诉引发公益诉讼 京东“划线价”格式条款须整改
第一眼看到这个手机高清壁纸,值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