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元卖爆的盲盒临期食品,背后是什么逻辑?
文/木子来源:懂懂笔记(ID:dongdong_note)一元一包大牌瓜子,两元一瓶知名奶茶,三元一罐进口薯片,四元一排酸奶……打着“零食自由”的旗号,临期食品已经瞄准了这届年轻人。近一段时间,网售临期食品的话题成了各大网络平台的热议焦点之一,更是部分创业者眼中新消费浪潮下的“商机”。
文/木子
来源:懂懂笔记(ID:dongdong_note)
一元一包大牌瓜子,两元一瓶知名奶茶,三元一罐进口薯片,四元一排酸奶……打着“零食自由”的旗号,临期食品已经瞄准了这届年轻人。
近一段时间,网售临期食品的话题成了各大网络平台的热议焦点之一,更是部分创业者眼中新消费浪潮下的“商机”。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都陆续出现了大量专营临期食品折扣仓、专营店,吸引着年轻用户光顾。
有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就有多家主打临期食品的零售品牌获得融资,风头一时无两。
在这股热潮中,部分电商平台上出现的新动向引发了网友的关注。有读者朋友向懂懂笔记反映,有不少商家在网店销售所谓临期商品“盲盒”,而且名目繁多,当两个热点——临期食品遇上盲盒,背后究竟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商业逻辑?
买临期食品也要拼手气?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超过 3 万亿元。如果按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的1% 库存沉淀计算,临期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也已到达了 300 亿元。正可谓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
但是太多玩家已经开始盯上了这个市场,百舸争流中自然有人想到了新的竞争手段。
根据网友提供的线索,懂懂笔记在几家主流的电商平台上搜索“临期”、“食品盲盒”等关键词,找到了不少专门销售临期食品盲盒的商家。
与以折扣价购买临期食品的传统方式不同,这些临期食品盲盒都是一口价。其中价格最低的不到七元,最高的大约二十元左右。通常只需花上九块九,即可购买到所谓的临期食品盲盒,而且品牌上都不是无名之辈。
根据商品详情页的介绍显示,消费者通过一口价买到的临期食品盲盒里,通常会含有七、八款临期食品。至于商品的品类,涵盖了薯片、饼干、坚果、方便面、咖啡等等,随机组合、随机发货。
同时,还有商家将自己销售的临期食品盲盒定义为“娱乐性购物体验”,也就是说商品一旦售出,不接受任何理由的退换货。
嗯,有内味了。
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看到这些描述都会想问一句:商品保质期到底如何?
显然,在商品详情页里,没有十分明确的标识、承诺,基本上都是语焉不详。为了一探究竟,懂懂笔记联系到了其中几位食品盲盒商家。
“保证您拿到手时,商品不会超出保质期,一般都会剩下一、两个月的时间。”一位商家告诉懂懂笔记,由于盲盒的“娱乐性购物体验”属性,无论是食品还是保质期限,通通都会有一定的随机性。因此无法保证所有商品的保质期限都在同样的范围内,这些商家唯一能承诺给消费者的,便是商品到手不会过期。
当然,万一消费者发现到货的食品是过期的,可以申请退还一定的差价,“随机发货的,看你的运气,有的买家甚至拿到了(保质期)半年以上的进口零食呢。”
观察这些卖家的评价,也证实了相关商家的说法。懂懂笔记看到有买家评价,自己购买到的临期食品盲盒保质期有长有短,最长还剩两、三个月时间,而期限最短的,只差三、五天就过期。
也就是说,在购买的盲盒到货之后,买家要将其中的临期食品根据所剩有效期的长短,分门别类,先突击“消化”几天内即将到期的商品,再慢慢“品尝”期限较长的。与此同时,也有买家在评价当中表示,有些到货的食品包装上找不到保质期限的标签。
那么,这些临期食品盲盒的销量究竟如何?
从卖家的页面数据来看,似乎十分可观。在某电商平台上搜索排名靠前的商品,几乎都有上万的销量,最高的一家接近十万单。同时,不少食品盲盒的商品评价中,多数也有几千则相关评论内容,。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不过,相比起以明码折扣价、明明白白购买去临期食品,花这种便宜的“一口价”购买所谓“娱乐性购物体验”的临期食品盲盒,真的划算吗?
零食盲盒能以小博大?
“一开始买临期(食品)盲盒,也是图个乐子。”
家住深圳八卦岭的雅丽,经常在一些主流电商平台上购买临期食品。她告诉懂懂笔记,最近两年自己几乎没有购买正价的零食,有时花几十元购买的临期零食,可以吃上两个月,“感觉确实挺省钱的。”
前不久她又发现,有一些商家在平台上兜售临期零食盲盒,价格也比较便宜。因此,她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花了九块九下了一单。
在商品详情商家承诺,盲盒当中每款商品的正常销售价将不低于五元。当盲盒到货之后,却让雅丽喜出望外:在一个六号纸箱里,沉甸甸地装了十款零食,比商家所承诺的数量还多出了三款。
“我记得有一盒奥利奥、一罐乐事薯片、好几盒大品牌的糖果,就是保质期都蛮短的。”雅丽表示,相比以往购买的保质期剩下三个月、小半年的临期食品,这次买到的盲盒食品保质期最长的一袋不到两个月,其他都只剩下一个月、一周甚至是四五天时间。
一开始,她在拆零食之前心里也犯嘀咕,担心保质期限所剩无几,会有变质的现象。结果,除了部分临期的饼干出现轻微受潮、变软之外,其它零食的风味几乎无变化,“薯片还挺脆的,吃完了之后也没有闹肚子,只要在保质期以内,感觉问题都不大。”
在她看来,临期食品盲盒的性价比要比购买普通临期食品高出了一大截。雅丽以自己购买到的盲盒临期零食算了笔账,整体下来每一袋零食不到一元。其中,商品正价最高的是奥利奥饼干,将近十七元;其次是乐事薯片,一罐也要八元左右。
如果所有盲盒食品的正价加起来,大概要六十元左右。加之商品仍在标称保质期之内,安全尚有一定保障,对于雅丽而言:这次的盲盒购物经历可谓“以小博大”、有赚无赔。唯一的美中不足,便是牺牲了消费者对于所买零食的选择权。
“一切随缘,还好吧,没有特别难入口的零食,运气好的话还能抽到自己喜欢的。”雅丽告诉懂懂笔记,临期食品盲盒满足了自己日常对于休闲零嘴的需求,同时也节省了一定费用,完完全全是“四两拨千斤”。
小孩子才做选择题。临期食品盲盒的出现,给了一部分成年人用有限的零食预算实施“全都要”的权利。当消费者能以极低的价格,购买到正价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商品,即便丧失挑选品类的主动权(且 ji’jiang 过期),也会无脑认可。
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一句老话:买的没有卖的精。事实上,消费者真的赚大便宜了?
盲盒“临食”蕴含较大风险
“(消费者)买零食盲盒看似赚了便宜,其实临期食品(商家)赚得更多。”
聊及临期食品盲盒的话题,在浙江金华一家食品电商企业工作的李源(化名)显得很无奈。他告诉懂懂笔记,尽管自己的东家号称是一家食品企业,但实际上并无自有品牌,在电商平台上所销售的商品全都是其它品牌的临期食品。
两年多下来,他在工作中也深谙临期食品、库存食品的清货途径与门道了。
李源透露,目前市面上销售的临期食品,无论线上还是线下的折扣仓,都是以极低的价格从食品厂家或者商超收购的,“通常说,保质期只剩下不足一半的食品,便是临期食品范畴了。”
也就是说,保质期两年的午餐肉罐头,只剩不到一年的限期,或保质期六个月的泡面,只能下两个多月,就会从大型商场、超市下架,一部分转到第三方电商企业、线下折扣商店,以临期的名义进行销售。
由于食品厂家、商超对于临期的食品均倾向于“统货”方式,一次性出售给第三方,价格往往都是论吨计算。以常见的饼干为例,临期“统货”价格约为 2200 元/吨,折合每斤 1.1 元。
“有的时候,不管什么品牌的饼干、无论剩余保质期长短,我们都会混在一起批发回仓库。”李源表示,部分临期食品在出售之前,工人往往会进行一轮初筛,找出所剩期限稍长的,如半年,四、五个月的食品单独销售,价格也稍微高一些,大概是正价的一半到三分之二之间,“淘宝、拼多多上可以挑选、买到的临期食品,大部分是这一类的。”
以往,挑选品相尚可、剩余保质期稍长的临期零食,只要公司能够顺利地以低价出售,利润大概会在 30% ~ 60% 间。至于剩下的品相差、销路差、保质期更短的商品,公司往往会销毁掉,“可如今,越来越多的商家都将原本应该销毁的临期食品塞进了盲盒。”
在临期食品盲盒的评价当中,有不少消费者透露到货商品保质期仅剩下有五、六天。对此,李源基本上笃定类似的商品是保质期所剩无几、销路较差的待销毁商品,如果明明白白放到网店、线下折扣仓,铁定是无法销售的,“说白了就差送去销毁了,已经没有成本,卖了就是净赚”。
或许,这些问题都因为盲盒的概念迎刃而解。毕竟,用户购买盲盒视若认可条款,只要食品尚在保质期内,便没有任何退换货的理由,即便不合自己的口味,也只能自认倒霉,全靠手气、全凭运气。
“至于成本,盲盒临期销售后只有快递费用。所谓成本在早期的销售中已经都赚到手里了,那些只剩下一周、几天的零食,行业惯例是应该销毁的。做成盲盒后,利润空间至少会有 50% 吧。”至于盲盒到货时,如何保障食品仍在保质期内,李源透露,不少商家的做法并不高明,“一般都是挑保质期剩下十天以上的食品塞进盲盒,即便疏忽、快递时间长导致了过期,好好跟买家协商,给点差价也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而临期食品盲盒销售页面总是好评如潮,背后的逻辑更简单了。毕竟,购买临期食品的一般都是“价格敏感型”用户,只要商家发货时,相关商品的数量比承诺时多几样(袋),买家通常都会给好评。
由此可见,在“万物皆可盲盒”的商业时代,这种以小博大的手段确实成为了商家、企业清库存的利器。
结束语
从数码消费品、服饰鞋包再到如今的临期食品,只要打包成“未知”的盲盒,就能卖给消费者,甚至有些品类还会卖得很火。唯一不同的是,食品有相对严格的保质期限,临近保质期限的食品,安全卫生的风险也在提升,加之电商企业仓储条件参差不齐,很可能会给类似的临期食品造成二次污染,这些都是食品类盲盒最大的隐患。
正因如此,面对低价临期食品盲盒,消费者真的要且买且当心。避免因贪图一时的便宜吃坏肚子,找不到赔偿对象,最终得不偿失。
相关文章:
- 信用卡 PIN 码很容易猜测
- 神经元簇发能模拟 AI 学习策略
- 蜘蛛丝可能根本不具有抗菌性质
- 佳能因禁止无墨水打印机扫描被起诉
- DeepMind盈利后开始「买买买」!收购机器人模拟平台MuJoCo,全面开源
- 分析师:新MacBook Pro搭载自家芯片,苹果利润率更高了
- 格芯提交上市申请IPO,筹资约26亿美元
- 美股周二:中概股普涨 阿里涨超6% 高途涨逾12%
- 搭配自研处理器与安卓12,谷歌新机Pixel 6起价599美元
- 摩根士丹利:马斯克有望凭SpaceX成首位万亿美元富豪
- 《鱿鱼游戏》助奈飞三季度新增用户翻倍,股价近新高
- DOTA 2又上热搜了 为什么这次大家到处刷“猛犸”?
- 多位游戏巨头联合希望美国政府监管盗版和作弊网站
- Google Play Data Safety开始接受开发者申请:2022年将强制执行
- 价格欺诈投诉引发公益诉讼 京东“划线价”格式条款须整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