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漫手机壁纸

国剧“东渡”,为啥译名总那么“中二”?

去年,日本引入《如懿传》时,其日本译名《如懿传:紫禁城中命运凋零的王妃》就曾在微博上引发过一波“吐槽”,认为日本的译名使用了过多夸张的华丽词汇,显得有些“中二”。

NetSmell 出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影视独舌(ID:dusheme),作者:一树

在将《芈月传》翻译成《芈月~照亮了王朝的月亮》,将《延禧攻略》改作《璎珞~让紫禁城燃烧起来的逆袭王妃》之后,脑洞大开的日本人又将即将在日本开播的《锦衣之下》译成了《花样侍卫~皇室的任务》。

将“锦衣卫”的概念与剧中男女主角的人设相结合,得出“花样侍卫”这样一个带着浓浓“中二”气息的概念,虽然与《锦衣之下》看似差了十万八千里,但是仔细一品,却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近年来,日本开始大量引入国产电视剧,尤其以场面宏大,画面精美的古装仙侠剧为主。

一方面,日本本土并没有以“仙侠”为概念的IP,自然也就缺乏相应的作品。另一方面,受拍摄场地和制作投入所限,日本的历史剧和时代剧很难做出国产剧中气势恢宏的大场面。

但这些中国古装剧的剧名,要如何以日语表述,才能让观众迅速理解这一部外国剧集的看点,对于日本的制作人来说,的确是个难题。

华丽的剧作,要配华丽的名字

去年,日本引入《如懿传》时,其日本译名《如懿传:紫禁城中命运凋零的王妃》就曾在微博上引发过一波“吐槽”,认为日本的译名使用了过多夸张的华丽词汇,显得有些“中二”。

的确,《如懿传》从字面上看,仍旧带着如人物传记一般的厚重感,而“紫禁城中命运凋零的王妃”看起来,则更像是轻小说一类的流行读物。

有趣的是,在今年3月,日本的付费频道银河频道在引进其姊妹篇《甄嬛传》时,却没有按照《如懿传》的思路来起名,而是非常“朴实”地译做《宫廷中争执不休的女人》。

这或许是因为《甄嬛传》虽然也是一部围绕女主角甄嬛展开故事的剧集,但在日本制作人看来,这部剧像是一部关于中国宫廷生活的女性群像剧,突出的也并非只有甄嬛这一个角色。

比起中国创作者在取名时喜欢的隐喻或写意方式,日本创作者对于电视剧的剧名,似乎更中意直白的,能让观众一眼看到作品本质的命名法。

这在他们自己的大河剧和时代剧中就体现得非常明显。从90年代的《新选组》,到前几年的《真田丸》,都是以剧里的主要人物和团体来命名。而长盛不衰的“IP”《大奥》无论拍多少次,以什么视角,在命名时,创作者都会将“大奥”这两个字加进去。

因此,在对中文剧名进行转译时,日本的创作者同样延续了这一思路。

最常用的办法便是在原标题的基础上加入副标题。例如《琅琊榜》在日本的名字就叫做《琅琊榜-麒麟才子,搅动风云的人物》。《将夜1》也被“扩写”为《将夜,战乱中的帝国》

这种方法对于“大女主”形式的剧集尤其好用。就像《芈月传》与《延禧攻略》一般,日语译名的格式也通常是将女主角的名字或身份提取出来,再缀上相应的事件梗概。

目前在日本,除了在流媒体上观看中国电视剧,还有7个电视频道会购买国产剧集,播放时间从下午五点到深夜一点,时段各有不同。因此,不同的制作人,考虑到不同的时段,以及不同的收视带,在取名上都会有所不同。

同在“银河频道”播出的《大秦帝国之纵横》与《大秦帝国之崛起》在改名上得到的“待遇”便完全不同。

“纵横”这个汉字词组在两国语言中同义,并且“纵横家”也是日文中的专有名词之一。因此,《大秦帝国之纵横》在播出时,只加了一个副标题,“通往强国之路”。

而“崛起”却是同字异义,在日文中是一个名词,指山峦高高耸立的样子。因此,《大秦帝国之崛起》变成了《昭王,大秦帝国的黎明》。虽然“黎明”的修辞不如“崛起”荡气回肠,但是对于基本上只知道秦始皇的日本观众来说,以“黎明”概括昭襄王时期的秦国,的确更加容易理解。

中国的古装剧在日本观众当中的最大卖点,就是豪华绚烂的制作,以及仙侠剧中宏大的世界观。为了突出这两种特性,虽然播出的频道有所不同,但日本的制作人们,都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夸张的表达方式。

中文“雾蒙蒙”,日文“明晃晃”

中日两国共用的汉字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了国剧“改名”上的最大阻碍。尤其当中文剧名中有古诗词的引用或化用时,不管是直接翻译,还是使用转换法,都很难达到相应的效果。

《孤芳不自赏》被翻译成《孤高的花》,虽然失去了“不自赏”这部分的意思,但还算是保留了基本的喻体;《风中奇缘》与《风中之缘》相比,虽然没了“奇”的部分,却留下了与剧情背景相关的“风中”,与故事的内核“缘”。

与此相似的还有《秦时丽人明月心》,日文剧名起作《丽姬与始皇帝,月下的誓言》,用“誓言”的表达替代了“心”,并以男女主角代替了“丽人”,与原文相比,更清晰地点出了言情的本质。

《香蜜沉沉烬如霜》和《寂寞空庭春欲晚》便已然抽象到了一个无法直译的地步。因此,前者便被归为了“大女主”类型,译做《霜花公主~香蜜绽放的爱情》;后者则用了提取信息点的方式,改为《皇帝之恋,寂寞庭院入晚春》。

如果说中文的剧名更像是一幅山水画,那么日文剧名大概可以算是书法练字帖。揉碎了山水画当中的墨色,重新组合成一种日本普通观众一眼就能看明白,并且还会觉得相当华丽的表达。

然而,这种解构再重构的方式,也不乏“翻车”的例子。《大唐荣耀》的日文名是《丽王别姬,花落中永远的爱情》。既与“大唐”无关,也与“荣耀”无关,只有“爱情”勉强与剧情沾边。

“丽王别姬”这四个字尤其令人不解,剧中并没有出现一位以“丽王”为称号的角色,而这四个字的组成,明显是对“霸王别姬”典故的化用。然而,这部定位于唐朝中后期,以代宗李俶和其妃子沈珍珠为主角的剧集,和“霸王别姬”无论在时代背景,还是故事内容上,都对不上号。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译做《明兰,才女之春》则完全破坏了原标题的韵味。

一方面,原词作者李清照的背景与女主角盛明兰有相似之处。另一方面,这一句词中对海棠花雨后“绿肥红瘦”的描述暗含着对季节变迁、人事变化的感叹。作为剧名,与盛明兰的成长经历也是相映成趣。

在这样的情况下,“才女之春”的描述就显得太过苍白。

神“脑洞”也有躲不开的“灰姑娘”

在一般的翻译中,会用相似的词语对原文中的专有名词进行置换,以保持原文的特征。但在翻译电视剧标题这件事情上,日本创作者偶尔会有一些脑洞,横跨三种语言体系,让人摸不着头脑。

比如《三国机密》的译名,是英日交杂的《三国志 Secret of Three Kingdoms》(三个国家的秘密);又比如《武动乾坤》,翻译成《神龙-Martial Universe-》,乍一看仿佛一部漫威漫画的标题。

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对《锦绣未央》的翻译,日文为《王女未央-BIOU》。“王女未央”指代的是主角李未央,而后面的“BIOU”则是“未央”这个名字在日文当中的发音拼写。为什么要特地将名字的拼写做进标题之中,实在令人疑惑。

虽然我们并不能完全理解日本创作者的脑洞,但大多数剧名的翻译法,都还是从剧集的内容当中浓缩出几个关键词,再进行华丽的包装。

而将这些“中二”的剧名排列在一起看,我们会发现,在大部分出口的剧集,无论剧集定位在哪个朝代,都不耽误“爱”“恋”或者“浪漫”等相关词汇出现在标题里。

而引进数量相对较少的中国现代剧的日译名,则仿佛是一套“灰姑娘”系列。

从《杉杉来吃》的《中午十二点时的灰姑娘》;《微微一笑很倾城》的《灰姑娘现在正在线!》;再到《亲爱的,热爱的》的《go!go! 灰姑娘的单恋》,这三部剧在中国播出的时间前后差了五年,背景也各不相同,然而,在日本制作人的眼中,这些都是一个关于“灰姑娘”的故事。

从正面来看,能被日本电视台或平台买下的,大多都是已经在中国市场上经过验证,在质量和口碑上都有实绩的作品。不断出现的“灰姑娘”也说明,中国的影视制作人对于这一类言情题材的运作,已经非常熟练。

而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的确体现出了国剧中人设重复、创作套路化的风险。不管是古装剧必言情爱,还是都市言情剧总有“灰姑娘”,这都不是一个好信号。

【文/首席记者 一树】

显示余下内容
相关文章:
  1. 网飞《核灾日月》某岛国的遮羞布终于被扯下来了!
  2. 《进击的巨人》疯了!9.8分「禁片」资源突然流出!
  3. 日本美人鱼木乃伊200年谜团揭晓:水猴子都要“直呼内行”
  4. 《想要成为影之实力者》男主的力量毁天灭地,这部由于血腥无法引进的动漫被网友赞为最过瘾新番!
  5. 时隔31年!经典动画电影《天空之城》正式宣布6月1日重映
  6. 上野千鹤子和铃木凉美
  7. 上野千鹤子是谁?为什么谈论她?
  8. 专家:10年后日本男性身高或将再矮2cm
  9. 安倍中枪后的日本政治谋杀内幕
  10. 日本诡异发现:人类或可用肛门呼吸 还能治疗新冠
  11. 为什么日本寺庙周围风俗区最多?
  12. 在大阪看到这种饭店千万别进去,它其实是个窑子
  13. 日本当年的优势产业 就这样一个个被美国灭了
  14. “令和”年号背后的文化投合与博弈
  15. 5G开战打乱日本脚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