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漫手机壁纸

中美贸易战不存在选举拐点

近期国内出现诸多延展分析,认为美国中期选举或将成为对华贸易战的战略拐点,特朗普在选后将深陷内部党争压力并放弃强硬立场,中美经贸关系将迎来转折性的关键节点。

NetSmell 出品


9月初,美国中期选举两党内部初选基本结束。受贸易战负面效应显现、“通俄门”调查再添力证等因素影响,近期民主党反攻势头猛烈,各地议员选情不断攀升。尽管共和党仍在参议院占据绝对优势,但机构普遍预测,民主党将在众议院实现大幅翻盘,这一转变将对特朗普的政策制定带来较大掣肘。

受此类判断影响,近期国内出现诸多延展分析,认为美国中期选举或将成为对华贸易战的战略拐点,特朗普在选后将深陷内部党争压力并放弃强硬立场,中美经贸关系将迎来转折性的关键节点。

从选情方面看,此类判断具有较为充分的理据支撑。目前,美国权威性较高的几家预测机构纷纷明确站在民主党这边:根据弗吉尼亚大学政治中心“水晶球”选情评级分析,民主党拿下众议院概率高于50%,获胜议席为30席;“538”选举网站的判断是74.1%和34席;“Inside Election”“Ipsos”“库克政治报告”等机构,对民主党在众议院翻盘的评估也均势压倒性的毫无置疑。美国中期选举的民调误差率一向较低,目前民主党阵营选情明显优于共和党,总体判断中期选举后,美国大概率会出现共和党掌管参议院、民主党掌管众议院的国会分治局面。然而这并不必然引致特朗普对华贸易政策的软化,原因有三:

一是两党在贸易保护议题上立场一致。贸易保护理念隶属于民主党传统党铭,长期为共和党保守派所不容,然而特朗普执政以来根本性地改变了共和党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这得到了民主党阵营的暗中默许和支持。早在贸易战爆发前,参议院民主党领袖舒默便公开表示,“在贸易议题上,我对特朗普总统的支持要胜过对奥巴马和小布什的支持,我们必须要对中国更加强硬”。日前刚刚通过的2019年度国防授权法案即为例证,这一法案限制了美国政府与中兴、华为进行商业往来的自由、赋予了CFIUS更多行政审核的权力,还囊括了多项涉台条款,然而在参众两院分别以87-10、359-54的高票比例通过,这深刻反映了两党在提防并遏制中国这一问题上的共同态度和统一立场。

二是特朗普的全盘贸易战正转向针对性贸易战。受国会冷战派势力影响,近期特朗普大开四方的贸易战正在逐渐收口。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7月访美期间,美欧成功签署联合声明并宣布向“零关税、零壁垒”努力。与此同时,墨西哥总统选举结束后,新上台的奥夫拉多尔在北美自由贸易谈判议题上持开放立场。8月27日,美墨达成共识改写协议部分内容,特朗普随即威胁加拿大如果不能做出让步,将予以除名。

特朗普此前曾乐观表示:“我可以明天就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议,但我还是想让它更公平一些,我想等到选举后再签。”美欧、北美自贸协定的新曙光,使得中国成为特朗普眼中仅剩的贸易敌对国,白宫的鹰派贸易团队也可以大幅减负,更加集中精力应对与中国的谈判。这一转变在美国国内受到冷战派官员的强烈支持,更为符合美国团结盟友国家、战略遏制中国的传统立场。

三是国会分治局面使得对华贸易战议题更为突出。国会分治导致两党议题协商成本和难度陡增,彼此互为制约、相互耗泄的现象将更为频繁。此前,业界普遍寄望于共和党能够在选举后继续推行第二轮减税计划和基建计划,但这一愿景不符合民主党传统的控制财政赤字立场,其治下的众议院定然不会让这样的议案通过。受此影响,据高盛公司预测,特朗普会将主要精力转向无需通过国会批准的贸易政策和政治制裁上,对华贸易战和伊朗核制裁将成为中期选举后特朗普更为自由的舞台,或将承受很多内政转移的压力和怨气。

可能成为贸易战拐点的因素

除了中期选举,对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具有明显制约性作用的变量,还包括“通俄门”调查和美股大幅震荡两项。

“通俄门”调查于近日取得突破性进展,特朗普前私人律师科恩与纽约联邦检察院达成八项认罪协议,并指认特朗普违反联邦法律,授意其掩盖与两名女性的婚外情。尽管特朗普第一时间明确否认知情,但这一新线索已经成功撕开裂口,“通俄门”调查正进入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新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这距离特朗普被弹劾尚有相当距离:一方面,既有指控只涉及总统的个人道德问题,尚未出现直接与2016年选举挂钩的实锤;另一方面,弹劾总统需要民主党拿下众议院控制权,并在参议院得到三分之二多数的支持,就目前共和党对参议院的控制力来看,几乎很难实现。

中短期观察,“通俄门”调查对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为负面,特朗普在调查压力积聚的情况下,亟需转移民众对于内政的注意力,对华继续保持强硬施压是最为便捷的通路。长期来看,调查可能迟至2020年总统大选期间,才会给特朗普及共和党带来根本影响,指望“通俄门”在短期内发挥对华贸易战的拐点效应不现实。

美股方面,8月22日,美国标普500指数以3453天创下史上最长的连涨纪录。这轮涨势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开启,在美联储定量宽松和低利率的货币政策下,10年内实现了323%的市值增长,年均涨幅16.5%,这一数字显著低于美国牛市的历史平均涨幅22%。由于本轮涨势主要依靠廉价资金和股票回购助推而成,市场普遍担心这一循环背后不断累积的泡沫会破灭。瑞银资产管理公司分析指出,“这是有史以来最令人讨厌的牛市,没有人愿意相信它”;里根政府管理和预算办公室主任大卫·斯托克曼也判断,对华贸易战已经成为最终推高股市的主要催化剂,美股崩盘不可避免。

特朗普执政以来,通过减税政策继续大幅推高股市,并以之作为自身的重要政绩大肆炫耀。贸易战期间,他判断中国会输掉战争的核心依据是“中国的股市正在持续大幅下跌”;日前“通俄门”调查压力陡增时,特朗普又公开对市场放言,如果自己遭到弹劾,将引发美股崩盘。

总体来看,特朗普将美股作为自己执政合法性的重要指标,对于股市跌宕的敏感性极高。即便华尔街和广大股民能够承受20%的区间性回调,但特朗普本人最多承受10%。遗憾的是,由于中期选举后共和党难以再继续推动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的相关政策,美股进一步上涨的动力已经呈现出不足,目前标普500指数价值已经达到2000年股灾前夕峰值价值的两倍,过度依靠Faang(Facebook、Apple、Amazon、Netflix和Google)等少量科技股个股支撑,尽管尚未显现系统性风险,但在中短期出现显著的区间回调具有较大概率。彼时,在贸易战中长期受困的经济部门将会面临进一步的资金短缺,很可能借势对特朗普的贸易政策施加压力。

总体判断,美股大幅震荡与贸易战拐点具有一定相关性,尽管发生的时间节点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但将对软化特朗普贸易立场带来利好因素。

综上所述,美国对华贸易战短期内难以因由中期选举等因素出现根本性拐点。种种迹象表明,特朗普政府甚至可能在此间提出更多施压措施:8月23日,他在白宫会议上再次强调指出“对中国给予的关注不够,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8月31日,白宫流出消息,特朗普已经明确在听证会结束后第一时间,启动对华2000亿美元商品的增税。

按照华盛顿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中国问题专家甘思德的说法,白宫贸易鹰派近期甚至已经开始擘画新战略,以促进中美两个经济体实现长远脱钩,目的是让供应链从亚洲回到美国。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在近期文章中,也指出这种可能性存在概率较大,如果贸易战持续较久,中美两国或将形成两个相对独立但又相互关联的经济体系,一些国家依存美国市场,一些国家依存中国市场,更多的国家与两边同时保持经贸关系。

在这样的氛围下,总体判断贸易战将在中期选举后继续下去,但由于存在“通俄门”调查取得实质性进展和美股显著动荡可能性,特朗普政府对华贸易立场始终保持着根本性调整的灵活与弹性。就当下而言,还是要做好中美贸易摩擦“打持久战”的准备,保持对各方面消极影响的充分预估,不要有求急求快和投机侥幸心理,不要在内心主观划定转折节点,更不要跟风营造、渲染气氛。

这场战争自特朗普竞选以来就在美国当代政治话语中恣肆聒噪,有关方案在过去的两年里始终在白宫贸易鹰派的脑海中反复酝酿。在仍然留存着冷战遗念的两党保守派眼里,中美之间的全方位对抗本就是结构性的、是注定的、是现实主义的,是修昔底德垂诸永久的历史预言。在过去的半年里,这一切在中美两国各自的贸易体系里真真切切地发生着,一种焦虑和不安的情绪氤氲着每个人的现实生活。

面对困难,中国应有的态度不是希冀事情能够在某个突然绽出的历史机运面前戛然中止,而是冷静、审慎、深省,立足自身发展、解决好内部问题,继续深挖中国经济的内力。

邓小平上世纪末的讲话在今天仍然渗透着深刻的历史教益,正是在这样的困难面前,“我们可以很冷静地考虑一下过去,也考虑一下未来。也许这件坏事会使我们改革开放的步子迈得更稳、更好,甚至于更快”。

作者是中国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

显示余下内容
相关文章:
  1. 特朗普考虑签临时协议 中美贸易僵局有望缓和
  2. 特朗普:短期内无论好坏 抗衡中国势在必行
  3. 中美关系中的杞人之忧
  4. 中美重启贸易谈判,谁让步了?
  5. 日媒分析:贸易战一周年 美国损失比中国大
  6. 华为“禁令”即将解除?别高兴得太早!
  7. 特朗普不承认中美协议服软
  8. 英国《卫报》:别赖中国 是美国经济体制出了毛病
  9. 美将五家中国超算企业列入管制清单
  10. 特朗普:G20见不到中国国家主席就加税
  11. 《千与千寻》背后的危险隐喻
  12. 金灿荣:中国有三张王牌打赢贸易战
  1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美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几乎全部由美进口商承担
  14. 受益于中美贸易战的国家名单
  15. 美媒:中国考虑取消中美贸易谈判
国漫【完美世界】月婵 冰火之歌 美女手机壁纸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