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刚完成的2000公里测试,更像是自动驾驶,而不是无人驾驶
首先我觉得对于本次2000km行驶,媒体是有一部分浮夸的成分存在。根据多方实际情况问询,本次体验还有很多的漏洞,在此过程中,还有许多人为的帮助,并不能真的实现无人驾驶,相信这段路还有很长的距离要走。
相信关注车联网或者无人驾驶的朋友,最近都要被一个行业内的新闻刷屏——长安汽车宣布完成2千公里超级无人驾驶测试项目。首先感到非常高兴,国内在无人驾驶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长安汽车表示:
长安汽车此次长距离无人驾驶测试总里程超过2000km,在历时近6天,途经四川、陕西、河南、河北等全国多个省市及地区后,最终抵达北京。
通过此次全方位、长距离的真实测试情况,长安汽车的无人驾驶汽车已全面达到了“无人驾驶”三级水平。
长安汽车实现了在睿骋和CS75量产车型上搭载全景辅助系统、并线辅助、车道偏离预警等科技配置;并将在睿骋、 CS75、逸动、CS35上搭载全速自适应巡航系统、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前防撞预警系统、自动泊车辅助系统等科技配置。
但是这是真的如长安说的那样完美吗?
首先我觉得对于本次2000km行驶,媒体是有一部分浮夸的成分存在。根据多方实际情况问询,本次体验还有很多的漏洞,在此过程中,还有许多人为的帮助,并不能真的实现无人驾驶,相信这段路还有很长的距离要走。
第一,首先是在城镇道路阶段模拟城镇道路。工程师们在模拟了城镇道路阶段的无人驾驶,基本上可以实现自动跟车,自动超车体验,但是在转弯的时候, 速度是没有超过8km/h,而且方向盘一直在颤抖,应该是根据弯道变化进行转向角度的实时修正。
第二,重要的是在高速路段的体验,整个运行状况,以全速域ACC+车道对中技术,来完成了整个无人驾驶的运行。在高速路段,在高速上巡航的时候才能进入“自动驾驶”模式,但是在需要变道的情况下,需要人工打转向灯,车辆检测到目标车道可以进入时才会“自动变道”。车辆可以自动识别限速牌,但是不能根据限速牌控制车速,车速一直维持在驾驶员设定的速度上。
对于不能自动变道和不能依据限速牌控制车速,长安的工程师给出的解释是:“我们暂时不想这样做,万一车主就是不想变道呢?万一车主就是要超速开呢?我们要给驾驶员足够的决策空间”。
但是同期的国外厂商,作为自动驾驶的先驱,谷歌自2009年推出无人驾驶汽车以来,已经在美国累计行驶了150万公里,在整车企业端,奔驰早在2013年就以120公里/小时的速度完成了超过100公里的行驶,而宝马集团的无人驾驶甚至可以在赛道上进行飘逸、绕桩测试等。
第三,本次长安汽车的无人驾驶中还需要人工的地方就是上下高速路口,由于高速体验的车辆没有安装GPS模块,所以上下高速必须人工介入。匝道、收费站、进出服务区等复杂路况,都是长安的工程师操作。
也就是说,自动驾驶功能,只在高速路上开启,所以应该只是在高速路上才能完全进入无人驾驶。而丰田的自动驾驶已经能做到上高速→下高速全程无人干预,但需要人工取卡,在收费排队过程中也都是车辆自动控制。同时它可以实现自动打转向灯,而像高速上变道、超车,也完全可以自我决策。
这次长安汽车的无人驾驶体验只能说比较成功,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还非常不完善,相对于说是“无人驾驶”,它更加应该被叫做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就是在智能驾驶的基础上对车辆的制动系统(如刹车、方向控制器等等)进行干预,这时候车主要搭载的传感器以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为主,摄像头传感器为辅,因为需要更高的准确度,主要搭载的功能有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刹车、自动变道等等,这个时候系统在判断的基础上自主执行,部分功能不再需要驾驶员干预,主要行驶区域是高速公路。
无人驾驶是什么呢?无人驾驶就是最高阶段咯,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车上没有方向盘了,或者方向盘已经成为装饰。传感器主要是激光雷达、高精度地图、高精度GPS等等,这个时候不需要司机,乘客只需要输入终点即可,基本可以行驶在任何道路,代表有谷歌和百度的车。
相对来说,长安汽车的技术已经相对落后,但是希望通过整合资源, 投入大量的时间及金钱,而不是仅仅为了搭乘“无人驾驶”的噱头。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