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漫手机壁纸

为了解决DJ混音版权问题,Apple Music悄悄干了一件大事

作者鲁修修编辑范志辉来源:音乐先声最近,AppleMusic悄悄干了一件大事。9月9日消息,Apple宣布与大型和独立唱片公司合作开发了一套“革命性的新流程”,应用Shazam强大的技术识别DJ混音作品中采用的原创音乐,以确保版权所有者能从中获得公平的报酬。由于难以识别

NetSmell 出品

  作者鲁修修  编辑范志辉

  来源:音乐先声

  最近,Apple Music 悄悄干了一件大事。

  9 月 9 日消息,Apple 宣布与大型和独立唱片公司合作开发了一套“革命性的新流程”,应用 Shazam 强大的技术识别 DJ 混音作品中采用的原创音乐,以确保版权所有者能从中获得公平的报酬。

  由于难以识别其中的原生内容,一直以来,DJ 混音作品都是版税分配的“盲区”与“黑洞”,吞噬了不少原创音乐人应分得的利益。如今,Apple Music 启用 Shazam 技术能否彻底在技术层面上解决上述问题?在更多短视频、二创、直播等碎片化的场景中,Shazam 为代表的新技术应用能否终结这类版权难题?

  “听 Mix 识曲”

  Shazam 助力 DJ Mix 合法化

  Apple Music 对 DJ 们实在太友好了。

  长期以来,DJ Mix 这种传播方式已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但音乐创作者很难从中获得回报。如今,Apple Music 能够自动识别混音带中的音乐作品,并提供相应的歌曲列表和链接,音乐创作者们不仅得到了公平的回报,也增加了曝光度。这一切,都要归功于 Shazam。

  作为“听歌识曲”届的老大哥,Shazam 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音频指纹技术的首创者。技术原理上,音频指纹技术可以将歌曲的频谱图都转变为“星状图”,而星状图反映的是这首歌曲在特定时间的最强频率,形成一首歌曲独有的“指纹”(fringerprint)。

  这种创建方式也有助于应用过滤噪声,因为它只会创建突出频率的数据点,抗噪声和扰动能力强。当用户输入新的音频片段时,音频指纹技术将迅速生成新片段的“指纹”,并在数据库中进行比对,以识别出这个片段属于哪首歌曲。

  目前,音频指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听歌识曲、电视互动、收视调查中,也有不少公司尝试将其应用于版权监控。但在 DJ 混音作品中,原来的歌曲常常经过变频变速处理,此时,反映特定时间最强频率的音乐“指纹“开始失真,歌曲识别的准确率将大幅降低。因此,准确识别 DJ 混音作品中的原创歌曲很难,在此之前被认为几乎不可能实现。

  这也不难理解,在国外的其他一些流媒体平台,DJ 混音歌曲常被标记为侵权作品,虽然 Apple Music 一直在商业逻辑上肯定 DJ 混音作品的价值,也一直致力于此类作品的合法化,但能否公平支付版税一直饱受质疑。

  目前,Apple Music 的 DJ 混音频道已包含数以千计的作品,这套“革命性的新流程”无疑给入驻其中的 DJ 们吃下一颗定心丸——当 DJ 混音作品变得“合法”,DJ 们也将在规范的市场中获得稳定的发展环境。

  9 月 10 日,Studio K7! 创始人 Horst Weidenmueller 宣布,K7!出品的 DJ Kicks mix 存档作品中 15 年来从未出现在市面上的 14 个版本也将上线 Apple Music。在黑人音乐月期间,Apple Music 委托 Honey Dijon、Amorphous、DBN Gogo、DJ Clue、Dām Funk、Funk Flex 等众多知名制作人的 DJ Mix 也将加入上架。

  虽然 Apple Music 还未公布收益分配的方案,但这已经可以称得上“历史性的一步”。Mixmag 总裁 Nick Stevenson 这样评价道:“Apple Music 让所有人都能方便地从(DJ Mix)中获益。DJ、制作人、权利持有者和供应者都能从包含他们工作的 Mix 中得到长期的经济报酬,这对我们的行业至关重要。”

  据悉,目前 Apple Music 并不打算以 UGC 模式运营这一版块——虽然独立 DJ 们可以跳过厂牌、唱片公司直接上传自己的作品,但其作品需要经过专业编辑团队的审核后,才能在 Apple Music 中被听到。对此,Apple Music 解释道,他们较为注重作品的文化价值,正在寻找能代表专业 DJ(包括知名的和地下的)以及世界各地的舞蹈和电子音乐社区对音乐的理解的 Mix 作品。

  流媒体时代音乐人最注重的“环境”,自然是公平合理有保障的收入分配制度。Apple Music 利用 Shazam 技术为音乐人的收入保驾护航,这在给“听歌识曲”技术的应用提供新思路的同时,也在向整个行业输送着“技术优化市场”的新范本。

  Shazam 或许是 Apple 最成功的投资

  2008 年,iPhone OS 2.0 和 App Store 问世,Shazam 也成为了首批登陆 iPhone OS 2.0 的原生应用,自那时起,Shazam 便与苹果公司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那个时代的“黑科技“,Shazam 的”听歌识曲“功能是为数不多的智能机初期的代表。

  从那年起,Shazam 便一直为 Apple Music 导流——用户通过 Shazam 识别出的音乐,可以转到 Apple Music 进行收听。据 2009 年底的数据显示,Shazam 的购买转化率高达8%。

  2014 年,苹果干脆直接将 Shazam 的功能整合进了 IOS 8 的 Siri 中——用户不需下载 Shazam,只需询问 Siri,便可了解当下播放曲目的信息。

  从为 Apple Music 导流到为 Spotify 导流,Shazam 有着极高的转化率和广阔的入口,但 Shazam 从不把自己定位成音乐播放软件,而是一直专注于自己的兴趣和技术优势所在,直到今天,Shazam 甚至都不能在后台播放识别出的音乐。

  不过多年以来,Shazam 在盈利方面一直表现不佳,常年亏损,直至 2016 年才转亏为盈,但盈利也不多,仅为 5400 万美元。

  2018 年,苹果公司“捞”了 Shazam 一把,以 4 亿美元的价格将其收入囊中。4 亿美元的收购价格远低于 Shazam 当时的估值 10 亿美元,这个出价背后的逻辑是 Shazam 只是一款专用型的人工智能,并不具备“想象空间“。因此 4 亿美元对应的,只是 Shazam 这款应用本身的价值。

  但其实,Apple Music 与 Shazam 的结合,在当时引发了行业内的不少遐想。被收购时的 Shazam 已被下载超 10 亿次,拥有近 5 亿用户,被誉为全球音乐爱好者的“数据金矿”,市场规模约为 Apple Music 的 90 倍。因此,这笔收购意味着 Apple Music 将在短时间内触及到更多国家和地区的潜在客户,Shazam 和 Apple Music 的推荐能力都将在用户共享中得到提升。

  此外,Shazam 的基础技术以及其在 2017 年推出的 AR 增强现实技术,能够直接整合进苹果已有的技术架构中,带来苹果系统原生功能的进一步提升——这已不是苹果第一次以收购的方式弥补其系统技术上的短板。

  据统计,Shazam 确实提高了 Apple Music 发掘新用户的效率,从 2018 年收购 Shazam 至 2020 年一季度,Apple Music 订阅用户数量从 Spotify 的 53.33% 上升到了 63.63%。2020 年 9 月,苹果将 Shazam 作为系统内置功能植入了 IOS 14.2 Beta 版本中,不必唤醒 Siri,用户可以直接在控制中心调用 Shazam 的能力。

  尽管苹果进行了两次 IOS 系统与 Shazam 的结合,但都只是对 Shazam 能力的调用,Apple Music 并未真正应用 Shazam 技术。而当 Apple Music 宣布将应用 Shazam 技术进行 DJ 混音作品识别,Shazam“4 亿美元“之外的价值才开始真正浮现——有保障的版税收入将为 Apple Music 吸引更多音乐人入驻,Shazam 似乎正在帮助 Apple Music 引领一场行业变革。

  不少人期待 Apple Music 的这次尝试能带来令人振奋的效果,与此同时,苹果公司也在向行业证明,Shazam 物超所值,这笔 4 亿美元的收购或许是苹果近年来最为成功的一次垂向应用领域投资。

  新瓶装旧酒

  更多细分场景的版权问题待解

  Apple Music 运用 Shazam 技术的第一站选择 DJ Mix 合法化并不奇怪。

  美国法律规定,在未向原创音乐人支付版税之前,DJ Mix 不得上线流媒体平台,而 Apple Music 一直扮演着 DJ Mix 作品推广者的角色。

  创立于 2012 年的 Dubset 在过去近 10 年间都致力于解决流媒体平台上混音版歌曲和 DJ 歌曲的合法化问题。2016 年,Apple Music 曾与 Dubset 达成协议——利用特有的 MixBank 技术,Dubset 对混音曲目进行分析,并向其中包括的原创音乐的版权方支付版权费用。在确保了这些混音作品的合法性后,Apple Music 才会将其上架。

  但 Dubset 的缺陷也很明显,MixBank 需要制作混音带的 DJ 标明所使用的音乐,而如果 DJ 没有这样做,或是原创歌曲的版权归属没有包含在算法的曲库内,音乐创作者们很难从中获得报酬,而且成本很高。数据显示,在对超过 50,000 个权利持有者的4,500 万首曲目进行指纹识别后,Dubset 花费了 1130 万美元。

  如今,Apple Music 开始利用更通用的 Shazam 技术来解决 DJ Mix 作品的合法化问题,不仅越过 Dubset 实现了与 DJ、厂牌的直接合作,也省去了需要支付给 Dubset 的高昂费用。

  更重要的是,Shazam 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新的遐想——足够丰富的曲库,再加上强大的音频指纹识别技术,如果真能攻克 DJ Mix 这一难关,或许在不久之后能实现对所有音乐作品的版权监控。

  将音频指纹技术应用于版权监控并不是一个新命题。早在 2001 年,Napster 公司就宣布将采用 Relatable 公司的“数字指纹技术”过滤其服务中的版权音乐;2006 年 MySpace 也曾采用音频指纹技术阻止用户向其网站上传版权音乐作品。

  近年来,短视频、直播、二创等碎片化音乐消费场景的崛起,也给版权监控带来了新的难题——每一条短视频的播放、每一次直播都是一次音乐消费,UGC 时代,原创音乐人们在“看不见的角落“损失了更多的版税收入。

  此前,ACRCloud 联合创始人张蕴博在采访中曾向音乐先声表示,现在的短视频背景音乐中普遍存在一个变频变速的情况,而以往的算法无法识别它的所属歌曲,侵权认定也很难进行。如今,Shazam 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难题,甚至可以在 DJ Mix 作品中识别出多首经过变频变速后的原创音乐。

  在今年 6 月 1 日新《著作权法》实施后,国内相关平台也提出了针对在线K歌、直播领域音乐版权问题的解决方案。

  比如,针对直播场景中的音乐版权问题,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推出了正版直播音乐服务系统“音速达引擎”,可以实现对全网、全平台、全时段直播的数据采集,提供智能自动化识别、维权处理及自动取证等一体化的产品。而针对接入版权时的成本高、更新慢、缺乏灵活性问题,近日实时互动云服务商声网 Agora 发布了在线 K 歌房场景化解决方案,开发者可以一站式接入咪咕音乐等版权方的海量曲库。

  在音乐先声《短视频、直播、二创等崛起,如何实现音乐版权的无缝保护?》中,我们曾提到,“司法系统所要求的举证流程需要最终权利人给出完整的权属链条,而国内音乐版权领域没有一个得到司法认可的数据交换系统,这无形中给版权官司造成了很高的维权门槛。”

  如今,像“音速达引擎”这样的技术系统在识别出侵权行为后,会自动化发函、一站式存证,直通司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维权的门槛。可以说,“音速达引擎”击中了直播领域音乐正版化的不少痛点,建立了目前领域内最为完整的音乐版权监控架构。

  无论是 Apple Music,还是声网、TME,都从不同角度给出了解决版权监控困局的方案。从流媒体到公播、DJ Mix 再到直播,不难预见,还会有越来越多的细分场景的音乐版权问题会被重视和解决,给音乐人一个更完善的版权环境。

显示余下内容
相关文章:
  1. 信用卡 PIN 码很容易猜测
  2. 神经元簇发能模拟 AI 学习策略
  3. 蜘蛛丝可能根本不具有抗菌性质
  4. 佳能因禁止无墨水打印机扫描被起诉
  5. DeepMind盈利后开始「买买买」!收购机器人模拟平台MuJoCo,全面开源
  6. 分析师:新MacBook Pro搭载自家芯片,苹果利润率更高了
  7. 格芯提交上市申请IPO,筹资约26亿美元
  8. 美股周二:中概股普涨 阿里涨超6% 高途涨逾12%
  9. 搭配自研处理器与安卓12,谷歌新机Pixel 6起价599美元
  10. 摩根士丹利:马斯克有望凭SpaceX成首位万亿美元富豪
  11. 《鱿鱼游戏》助奈飞三季度新增用户翻倍,股价近新高
  12. DOTA 2又上热搜了 为什么这次大家到处刷“猛犸”?
  13. 多位游戏巨头联合希望美国政府监管盗版和作弊网站
  14. Google Play Data Safety开始接受开发者申请:2022年将强制执行
  15. 价格欺诈投诉引发公益诉讼 京东“划线价”格式条款须整改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