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漫手机壁纸

《信条》看懵了?诺兰和主演团队亲解“时间”的秘密

要想揭开《信条》的创作秘密,就来听听影片的主创们亲自聊聊吧!

NetSmell 出品

本文作者是时光编辑部的@甄甏甏

我已经完全治好了

电影市场的救“市”主来了!

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新片《信条》,从本周五(9月4号)开始,带着扑面而来的各种评价,正式登陆中国内地的大银幕。

时光君很好奇,不知道大家第一遍看懂了吗?看完懵不懵?

话说大家聊起这部电影也是脑洞大开,什么“遇事不决、量子力学”、“烧脑、悬疑、震撼”、“诺兰导演职业生涯之最”、“比《盗梦空间》更成熟、比《星际穿越》更真实、比《敦刻尔克》更精妙”等等,各种好评花样百出。

观众们对于电影的评价,当然是见仁见智的事情。

《信条》在北美口碑解禁后,目前烂番茄的新鲜度是75%,MTC上得分69,IMDb则是8.0分。

对比一下,前作《星际穿越》是烂番茄72%/IMDb得分8.6,《盗梦空间》烂番茄87%/IMDb 得分8.8,《敦刻尔克》烂番茄92%/IMDb 得分7.9。

《信条》的北美口碑不算是诺兰作品的最好水平,但也还维持着较高的水准。

在影片宣传期间,时光君参与了一次最与众不同的采访——在Zoom上对诺兰导演、罗伯特·帕丁森、“高妹”伊丽莎白·德比齐、约翰·大卫·华盛顿等几位主创,进行了线上的视频专访。

在访谈中,身处于世界另一端的导演与主演们,与记者分享了许多影片拍摄时与构思中的细节。

比如,诺兰导演为什么会将“时间”设定为《信条》中最至关重要的因素?

约翰·大卫·华盛顿在片中的角色为什么没有姓名?

“高妹”德比齐第一次读到剧本的时候是什么反应?罗伯特·帕丁森有没有把拍摄本片时学到的技能运用到《蝙蝠侠》中去?

要想揭开《信条》的创作秘密,就来听听影片的主创们亲自聊聊吧!


《信条》的坚守意味着什么?

无论《信条》是否对你的胃口,不可否认的是,这绝对是诺兰导演最特殊的一部作品。

在天下大乱的2020年,当全世界电影院纷纷关门,所有好莱坞电影全员撤档/延档的时候,只有这部《信条》坚持守住7月17日的暑期档。

直到今年6月,当美国疫情的熊熊火焰,就像加州的山火一样绵延不绝,实在无法被扑灭,《信条》终于让步——推后两周延迟到7月31日。

身为北美暑期档最后的希望,《信条》的档期被各家好莱坞片方视为标杆。

《信条》推迟上映后产生了连锁反映,看到诺兰不再与疫情期间的档期硬刚,华纳自家的《神奇女侠2》与迪士尼家的《花木兰》也纷纷延档,后者甚至后来决定在北美直接上流媒体平台。


这几个月来,电影行业的从业人员们,每天眼巴巴刷新着《信条》档期的新消息

直到等到让中国观众最欢欣鼓舞的消息,影片过审了,定档9月4日中国内地公映!

《信条》正被全世界的电影人寄予厚望,如果上映后市场反响够好,其他大片说不定也会壮起胆子,尽快回到影院。


诺兰亲解《信条》的“时间”秘密

在电影史上,热衷于把玩叙事时间游戏的导演数不胜数。

克里斯托弗·诺兰正是这其中的佼佼者,不管是他的早期电影还是时下创作的商业电影,总能在电影中找到属于他私人化的标签。

在叙事结构上不断引证据典、推陈出新,围绕着叙事时间做文章,也许是当代导演们在好莱坞商业电影中保持作者身份的最后一根稻草。

多说一句,诺兰的弟弟乔纳森·诺兰,也很喜欢用“时间”做文章,除了兄弟俩一起合作的作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剧《西部世界》。

这次在《信条》中,“时间”依然是诺兰心心念念执着的元素,加入了“时间逆转”的电影,变得更加烧脑。

‍在采访中,导演坦诚,“我觉得我对‘时间’一直都很感兴趣,如果你看看我的其他电影,你会发现我一直在用不同的方式在电影中表现‘时间’

‍拍摄这种选题的间谍片,我在尝试着用一种与众不同的拍摄方式,在间谍故事作为娱乐主体的基础上,加一些别的东西。”

我想要呈现出时间的机制,能够真正使某些东西具象化的呈现,而不是像我以前一样,采取隐喻或者结构性的呈现方式。”诺兰导演说。

“具象化的时间能变成主角,需要应对的物理障碍,所以在片中出现了飞机坠毁、汽车追逐和徒手搏斗的场面。我们把这些东西都拿了过来,并且反其道而行之。”

“对我来说,作为一个观众的有趣之处,在于可以用一种全新的方式看待这些场面。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它们,用某种方式重新接触它们。这就是这种设定下,科幻世界观能和间谍片良好融合的原因吧。”

熟悉诺兰的粉丝们都知道,他是“007”电影的忠实粉丝(最喜欢的一部是1969年的《007之女王密使》)——正如几乎所有在美国长大的男生都会喜欢《星球大战》一样,在英国长大的很多男孩子,都非常热爱詹姆斯·邦德。

《007之女王密使》

在创作《信条》的过程中,诺兰也把很多“詹姆斯·邦德”元素放进了电影里,而这种做法并不是他从小潜移默化受到“007”影响的结果,而是导演非常有意而为之的。

就我的成长经历而言,邦德系列电影永远代表着最棒的沉浸银幕、与逃离现实的娱乐体验。我也想把这种魅力和能力带进我们的电影,我也想带着观众一起环游世界。”

“由约翰·大卫·华盛顿扮演的‘主角’,使我有信心认为我们确实做了一些与众不同的事。这是一个非常不一样的角色,并且有他自己独特的身份背景。”

“约翰·大卫赋予了这个角色一定程度的温暖和悲悯,使其能成为你在这类电影中很少见到的角色,他不像很多其他间谍小说里,那些英雄或反英雄那样愤世嫉俗,我们真的在这个角色上下了不少功夫。”

“我的目标是获得压倒性的轰动效应,就像陪伴我长大的邦德系列电影所带来的那样。我一直都非常珍惜年轻时,那段去电影院观看令人兴奋的好电影的记忆。我也想把这样的感觉带给今天的观众。这才是我真正的目的。”

导演提到的影片男主角约翰·大卫·华盛顿,是诺兰电影中首位黑人男一号,他在片中饰演的角色从头到尾没有出现姓名,只是被称为“主角”(The Protagonist)。这一决定对于导演来说,是出于本能的选择。

这类角色的‘匿名性’是经过考量的、有价值的决定,很显然我们现在有邦德(这种名字广为人知的角色),但也有很多主角没有被赋名的间谍作品,比如《囚徒》(诺兰指的是1967年的英剧),匿名已经是一种传统了。”

1967年的英剧《囚徒》

“我去翻了赛尔乔·莱昂内的西部片,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也在里面扮演无名氏。”

“东木在《荒野大镖客》中的角色,IMDb上列为‘Joe’,可以对应为国内的‘张三’。我觉得这样做,带来了很令人回味的电影感,所以我想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主角无名的传统。”

在访谈中,诺兰导演对于男主角约翰·大卫赞不绝口,认为他是扮演“主角”的完美演员。

《黑色党徒》

他当年是看了约翰·大卫主演的HBO美剧《球手》们(和强森一起参演的),以及在2018年戛纳电影节上参加了《黑色党徒》的首映式后,决定选择了这位体格健壮的黑人小伙子。

约翰·大卫在成为演员之前,曾是职业橄榄球运动员。

谈及为什么约翰·大卫是扮演“主角”的理想演员,诺兰表示,“因为他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强健的体魄,和其他作为动作片明星所需的一切。但同时,他又具备一定程度的同理心、待人温暖、为人慷慨等品质,我们都认为这些品质对于塑造这个人物至关重要。”

“你在和虚构人物打交道,这些虚构人物是会为了他们的理想、为了他们的人类同胞放弃生命的人,像他们这样的人,不可能是完全愤世嫉俗的,他们的内核是善良、是信仰、是悲悯。”

“我认为约翰·大卫能胜任这个角色,我也对他所呈现的非常满意。他可以平衡他的外表和内在,他是一个绝对能完成任务的人。你可以看到,他关心着身边的所有人,他关心着他的使命。”

‍‍

约翰·大卫谈主演的“无名”设定

前文提到让诺兰导演赞不绝口的约翰·大卫·华盛顿,除了身为前职业橄榄球运动员、美剧《球手们》与斯派克·李《黑色党徒》的主演,还有一个约翰·大卫(他坚持让所有人称呼他“约翰·大卫”,而不是“约翰”)不会主动提及,却无需否认的身份。

他是大名鼎鼎、两获奥斯卡小金人的丹泽尔·华盛顿的儿子。

丹泽尔·华盛顿和约翰·大卫·华盛顿

在职业生涯早期,就能连续碰到斯帕克·李和诺兰这样的导演,哪一位演员也会对这样不可多得的机会视如珍宝。

那么能参演诺兰导演的新作,还担任“大男主”这样的重量级角色,约翰·大卫说,“每天都像是一种恩赐、一份礼物、一种梦想,我要一直掐自己,才能确认这一切居然是真的。他选择了我,让我成为这部电影的一份子,这件事居然是实实在在发生了的。”

“但老实说,他也是一个普通的、没架子的人,他是一个特别好的人。在拍摄期间,他把我当成平等的同事,我从来没有觉得我是在为他而工作,我觉得我是和他一起工作。”

第一天和他一起进行准备工作的时候,我一直称呼他诺兰先生、诺兰先生,然后他说‘叫我克里斯吧’。那就是我们的破冰时刻。”

打橄榄球时期的约翰·大卫

这一次在《信条》中,饰演的角色没有名字,这一点让约翰·大卫还挺喜欢的。

我还挺喜欢‘无名’作为我们认识主角的设定,至少观众们是这样认识主角的。因为这部电影的体验感,是通过主角及其消失的信息点来传递的。观众和主角产生了一对一的关系,所以我认为,这能使观众在潜意识里产生‘我即主角的代入感。

“因为主角并没有一个确定的名字,没有关于主角的大量信息。这基本意味着我们就是主角,我们可以像主角一样体验世界,无谓身份、年龄、性别,观众也在经历着主角所经历的每一份情感,我认为它有助于打造开放和沉浸的观影体验。”

第一次读到剧本时,约翰·大卫把自己锁在华纳公司诺兰导演的办公室中,花了整整5个小时来阅读,他不断地来回往前往后翻,因为实在是太难懂了……

回忆起自己当时读到剧本的第一反应,约翰·大卫说剧本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想,“这可是克里斯托弗·诺兰啊!你会很轻易地发现其中的卓越和超出预想之处。”

“但超出预料的还在另一个层面,因为在我们要展现的故事里,我们需要应对时空扭转,我们在进行时间操控。”

“又因为电影在更深处,在角色间架构了真情厚谊和伙伴关系,所以这部电影具备了你喜爱的不同流派的全部元素。把这些元素都放进搅拌机里,出来的就是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

在采访最后,记者提到了电影中“主角”自己和自己搏斗的场面,约翰·大卫坦言,“其实也没有准备太多,不过我确实得学会四种不同的格斗方式。因为现在有两个不同的角色需要我表演,正向和逆向的,这就不同于我曾有过的任何一种体验。”

“我之前是玩橄榄球的,所以我对身体活动和移动很熟悉,但我从来没有倒着运球或者倒着出拳,直到拍这部电影我才知道该怎么做。”

罗伯特·帕丁森:“飙车戏”全部是自己开车

最近被刷屏的一条电影新闻,那便是新任“蝙蝠侠”、《暮光之城》中一晒太阳就发光的吸血鬼、霍格沃茨赫奇帕奇学院的“勇士”罗伯特·帕丁森,确诊感染了新冠肺炎。 

稍早前,华纳兄弟确认《蝙蝠侠》剧组中有一名员工感染了新冠,导致拍摄暂停,但未透露其具体身份,影片前段时间刚在英国复工拍摄。而最新外媒的消息是,这位“员工”就是帕丁森本人。

采访的时候帕丁森应该还处于健康的状态,在告别了自己早年间“偶像”型演员的身份,以及与前女友的狗血八卦恋情新闻后,他近年来一直在认认真真在自己“演员”这一方向进行深耕。

在看过帕丁森主演的《好时光》和《迷失Z城》之后,他被诺兰导演盯上了。两人第一次为《信条》见面时,整整聊了三个小时,聊得帕丁森都低血糖开始吃巧克力了。

正是在第一天拍摄《信条》时,帕丁森得知,自己被华纳选中,成为了新任“蝙蝠侠”。

他也因为手握《信条》与《蝙蝠侠》两大巨制资源,被粉丝们亲切地称为华纳“一哥”。

帕丁森版“蝙蝠侠”

与约翰·大卫一样,帕丁森也只能在华纳上锁的办公室里面读《信条》剧本。

聊到自己当时的第一反应,“我记得我开始读剧本,然后随着剧情发展越来越兴奋。因为这是一部很有意思的电影,在剧本刚开始的时候,你真的想不到这会是一部什么类型的片子。”

“电影一直在推进、推进,然后变得越来越宏大。我一直在加快我的阅读速度,当我读到还剩20页的时候,我几乎就要冲出房门,给克里斯托弗打电话告诉他我要参演,就好像我已经看完了整个剧本一样。”

拍摄过程中,帕丁森进行了很多非常硬核的驾驶活动,他最开始根本不知道自己真的要开车,还以为都会有替身演员来进行,于是只进行了一天的训练。

然而在正式开拍后,片中大部分与“开车”有关的戏份,都是帕丁森本人真刀真枪在操作,包括为人所称道的那场爱沙尼亚追车戏。

帕丁森觉得这一过程有意思极了,“我们拥有特别棒的特技团队,其实特技团队在大电影里还是很常见的,然后你拍摄特技的时候,就是整部电影拍摄最无聊的部分。”

“因为你就站在那,看不到任何特效的发生,但其实所有有意思的部分已经拍完了。这还挺让人沮丧的,除非允许我们真的自己去驾驶。当然了,在此之前我也从来没觉得,我自己是个特别好的司机。”

谈到在拍摄《信条》时学到了驾驶技巧,有没有帮助帕丁森更好地出演之后的《蝙蝠侠》?

帕丁森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这也让我也确实融入进了《蝙蝠侠》里,真的太酷了。我以后得自己开车,所有车都自己开。不过别让我停车,因为我不知道怎么停,我做不了那个。我开不了手动挡,所以蝙蝠车必须是自动挡的。”

“高妹”德比齐演绎“复仇女王”

身为片中女一号的扮演者,身高1米9、被影迷们称为“高妹”的伊丽莎白·德比齐,在采访中展现出了大银幕上少见的甜美与娇俏。

原本《信条》中“凯特”这一角色年纪更大,但在诺兰的妻子艾玛托马斯看过了“高妹”主演的2018年《寡妇特工》之后,她坚持让丈夫也看下这部电影。

然而在诺兰看完《寡妇特工》、《了不起的盖茨比》,以及英剧《夜班经理》之后,他以为“高妹”是美国人,不符合他脑海中对于英国角色“凯特”的想象。

不过在妻子艾玛告诉他,“高妹”是澳洲人,所以可以更好地诠释英国角色之后,诺兰被打动了,他围绕着“高妹”的形象,重新创作了“凯特”。

而即便如此,“高妹”依然坚持,自己在出演之前必须试镜,不能直接进组。最终的结果我们也看到了,导演对于“高妹”的试镜表现非常满意。

当提及自己第一次读完剧本时的反应,“高妹”完全被所读到的内容征服了。

“这些内容是要搬上大银幕的!我居然读到了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剧本。”

“接着我走出房间(估计是同样的上锁的华纳办公室),我觉得好像没有人真的能拍出这样的电影,我确实是这么想的。但同时我特别兴奋,因为我即将要拍一部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

高妹在片中的“凯特”一角,其实与她在之前作品《夜班经理》中的“Jed”,有共通之处,再次在《信条》中扮演像“复仇女王”一类的角色,高妹表示非常享受。

“我觉得我很喜欢她,是因为她在影片中情感蜕变和身份变化,她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有更大的能力。克里斯托弗把这些品质写进了这个角色,我很喜欢这种题材,我们会看到这个女人,在电影里变得越来越强大。”

剧本看得人扑朔迷离,拍了很久也无法对影片100%了解,诺兰导演一向出了名的守口如瓶……如果用也一句话形容《信条》,“高妹”会怎么说?

“可能我会说,这部电影是关于主角拯救世界的”,听上去倒是非常“007”。

而帕丁森的概括,则涵盖上了“时间的元素”,我认为这是一场战斗,因为这是人们试图控制现实本质的一场战斗,谁能拥有时间呢?”

-END-

显示余下内容
相关文章:
  1. 电影「花千骨」怒冲3.5,「开年第一烂」出现了!
  2. 《命案》必看的华语大尺度电影
  3. 「临时劫案」超级烂片,天王也救不了
  4. 《临时劫案》卡司阵容强大却换来口碑暴跌,谢谢有被雷到!
  5. 吕克·贝松《狗神》观众来说,都误解了这部电影
  6. 《涉过愤怒的海》卧槽,国产18禁冲出一部「年度最佳」
  7. 《驱魔人》20世纪第一猛片!果然名不虚传
  8. 《小镇幽浮》好好好,科幻片敢这样拍是吧?
  9. 《恶中之恶》一集9.4,何止狂飙
  10. 《芭蕾复仇曲》韩国电影界的「金童玉女」,又杀疯了
  11. 《莫斯科行动》一言不合就开炸?这片牛逼啊!
  12. 《坚如磐石》中的20个细节,隐藏尺度更大
  13. 《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国庆唯一喜剧片,竟超出预期
  14. 《93国际列车大劫案:莫斯科行动》张涵予VS刘德华,如此生猛的犯罪爽片
  15. 《德国犯罪故事:绳缚》开场就得马赛克,终于有人曝光这变态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